广东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探索支撑发展新局

 
日期:2018-06-05 09:05   点击数:1841   来源:南方网   共有条评论
分享到
 

 ■编者按

  从3月22日正式启动、4月10日起陆续推出报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开展的“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深调研”,至今已持续2个多月,即将迎来阶段性收官。

  40余人,两个多月,万里行思。深调研中,我们既读出了广东的辉煌与荣光,也看到了短板与不足,更重要的是,我们见证了全省上下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嘱托,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一条一条认真研究、一件一件抓好贯彻的热火朝天的场景。

  一份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凝练成四篇特别报道,从今日起连续推出。风帆起珠江,广东再出发。愿我们的深调研对广东在开拓思路、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方面有所助益。

  高耸入云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去年一年创造税收超10亿元。在广州天河,像这样年纳税超亿元的楼宇多达51座。“金融领域、产业领域的企业加速向CBD靠拢,体系化的闭环更有利于提升效率。”广证恒生总经理、首席研究官袁季这样形容背后的集聚效应。

  深圳南岭村,由旧厂房改造升级的创意小镇正在加快开发。“我们要把村集体从过去‘种房子’,转为‘种高科技企业’。”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育彪说。

  在佛山、东莞的工业园区,自动生产线上的机器人飞速运转。“一条新的组装生产线,使得生产成本下降50%,产能提高10多倍。”广东雅柏家具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发浩说。

  在广东经济发展的第一线,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力量激荡的背后,体制机制的加快探索支撑起了发展的新格局。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殷殷嘱托,其中之一便是“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广东综合经济实力不断跃升,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在跨越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关口,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逐梦新征程,激发新动力。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一场面向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探索正在加速向前迈进。

  “一亩地”的质变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亿元楼”、创新园加速涌现

  广州中山三路,中华国际中心大厦,以全国最大手机工具类软件开发商久邦数码为龙头的300多家企业集聚,让这座大厦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年纳税过亿元。

  “8年前,我们开始扎根越秀。当时,我们大胆改变开发路径,从塞班系统工具开发转向安卓系统工具开发,同步开启海外化策略。”久邦数码首席运营官朱志说。目前,久邦数码已在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过亿用户。在中华国际中心大厦中,久邦数码的“邻居”还有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中国乃至世界500强企业。

  广州市越秀区面积仅33.8平方公里,却耸立着60座年纳税超亿元的商务楼宇,这是该区域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小体量、大能量”高新科技企业的大量汇集,带来人才、资本、技术、平台等高端要素的集聚。

  从过去强调总产量,到现在更注重单位产出,广东正在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导向,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亩地”的经济产出,微小的变化背后折射着向高质量发展跃升的坚实步伐。

  2017年,广东每平方公里经济产出超1亿元的城市有7座。其中,深圳每平方公里产出超过11亿元,远超上海市每平方公里4.7亿元的经济密度,位居全国之首。

  深圳的土地面积仅为1997平方公里,在这片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出2.2万亿元的GDP,是深圳向创新要动力、向高质量发展找未来的生动注脚。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商务中心区蓝皮书:中国商务中心区(CBD)发展报告》显示,深圳福田CBD与广州天河CBD的GDP分列全国第一、第二名。在代表经济质量的税收贡献方面,深圳福田CBD纳税总额超过千亿元,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其中,纳税超亿元的楼宇数量达到69座,全国第一。

  在广州天河CBD,年纳税超1亿元的楼宇有51座,其中有15座年纳税超10亿元。目前,已有14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天河CBD设立了191个项目机构,很多就落户在“亿元楼宇”中。

  “亩产”效益不断提升、纳税“亿元楼”集中出现,背后是广东省各地市推动土地等资源向优质企业与产业集中、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努力。

  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的创新转型,便是其中的典型样本。在南岭1983创意小镇,康体生命公司占据了二楼的大半层楼。这家以驼类动物中发现的“驼类单域抗体”为项目研发核心点、入驻仅8个月就成功研发出首款国产GFP抗体的公司,是南岭基金重金投资引进的“黑科技”企业。

  三四年前,张育彪接触到创投行业,认真考察后,大家认为这条路是村集体创新发展的一个方向,可以尝试。

  这种转变,源自要素制约的倒逼。“在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如果我们还是守着土地、靠着房租、不搞创新发展,不仅跟不上时代,还有可能拖转型升级的后腿。”张育彪说,希望有一天能带领南岭村村民一起敲钟上市,让村集体企业变成一个现代化多元化的产业集团,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进退之间,创新转型,越来越多像南岭村这样的样本正在广东大地出现。而这背后,是走出速度依赖和换挡焦虑的广东高质量发展制度变革。

  在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城市先行一步,严把土地供给闸门,扩大土地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在源头上提升资源的配置效能。

  前不久,《深圳市总部项目遴选及用地供应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按照该办法,深圳对总部项目供地将实行“全年期、全过程”的产业发展监管机制,任一考核阶段未达总部标准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无偿收回。

  在制造大市东莞,近47%的高强度土地开发,意味着过去以生产要素驱动为主的发展路径,已无法支撑城市与产业的持续发展。去年,东莞政府1号文提出“倍增计划”,在“倍增计划”20条中,针对创新土地要素供给的政策占了1/4。

  在东莞“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德尔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车间里,从上料到将数千颗电芯放入输送链生产线,都由上下翻转的机械手一力完成。操纵这些机械手的是一群有着大学学历的产业工人。德尔能公共事业部总监辛创表示,在土地紧张的环境下,单靠传统要素资源发展之路走不通了,唯有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效益和规模,才是企业发展之本。

  在政府加强引导、企业积极转型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东莞市每平方公里经济产出超过3亿元,位居全省第二。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并向低效土地利用“宣战”。

  去年,广州城市更新项目产业园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宣布,该市303个成片连片150亩以上的村级工业园将得到优先改造。

  今年,佛山提出,要用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去除低端落后无效产业,对全市占地193平方公里的1029个村级工业园区进行整治提升,运用市场机制清理整顿不达标企业,为新动能腾出发展空间。

  从东莞开启“倍增计划”到佛山整治村级工业园,制度与理念的革新撬动着新的产业变革。

  以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为目的,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正成为广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路径。

  一个集群的转型

  创新要素加速流动,新技术打开新空间

  在佛山高新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周围遍布制造工厂和企业。该研究院从成立之初就肩负这样的使命:对接企业需求,让高校科研落地,推动创新要素加速流向广袤的产业腹地。

  该研究院院长杨海东表示,目前研究院有60多个团队,研发创新产品超过60项,服务地方企业超500家,带动产值超过50亿元。

  在研究院的数字化展厅,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管贻生站在机械臂前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在佛山,已经有30余家企业用上管贻生团队的机器人和技术。

  “创新需要走进工厂车间、走到企业生产一线,才能有生命力。这里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发展工业机器人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管贻生说。

  “管贻生们”的到来,加速着先进制造业在广东经济版图上的崛起。今年3月出炉的《广东省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便提出,要构建创新服务体系,引进和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资源,建设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协同研发、测试验证、数据利用、交流合作、咨询评估、创业孵化等公共创新服务载体。

  以新型研发机构为代表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启产学研精准对接的探索,加速创新要素的流动,带来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截至目前,广东省政府批准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已达219家。近3年,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不断增加,2017年预计达到614.5亿元,平均每家机构达到2.8亿元。

  新型研发机构的快速发展,逐步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打开一条新的路径——从以前侧重于量的堆积,逐渐转换为重研发、重技术,开拓市场和产业新空间。在调研中,不少企业表示,科技创新转化成为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政府、平台、资本、人才等环节的深度联动。

  “从源头开始,企业需要攻关符合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接地气、瞄准市场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桂宾说。

  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当前,劳动力、资源和土地等要素的数量红利正在减弱。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的不足,这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遇到的“电力瓶颈”“能源瓶颈”“交通瓶颈”是不同的。

  如何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摆在广东面前的新课题。

  几年前,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还仅有几名研发人员,办公面积不足170平方米,如今已成长为具有几百名研发人员、创造了数百个发明专利的激光显示行业的引领者。

  “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在人才引进机制上的创新,为“孔雀东南飞”注入新内涵。比如,探索海外引才引智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整合深圳科研院所、企业、社会组织等海外分支机构资源,打造海外智力人才综合服务平台。

  深圳以全球视野、创新机制汇聚天下英才,这也成为深圳长期保有竞争力的关键。数据显示,2017年深圳新增全职院士12人,累计29人;新增国内高层次人才730人,累计6979人;新确认“孔雀计划”人才958人,累计2954人;新引进海外留学人员1.8万人,累计近10万人。

  以深圳为代表,广东不少城市开始探索更切合实际、更差异化的人才引进与评定机制。

  珠海实施“英才计划”,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招揽人才。未来5年,珠海市、区两级财政每年为人才支出将突破25亿元,比政策实施前增长超5倍。

  佛山、东莞这样的制造业大市,在降低入户门槛的同时,开始更关注技能型人才的用留。

  去年底,东莞提出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计划。为更好地支持技能型人才的引进,东莞计划在机制上实现突破。

  2017年,佛山首个由行业协会主导的企业人才评价项目在南海完成,60位扎根一线的汽车修理工人由此获评高级工。

  从新型研发机构到人才新政的探索,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科创机制与聚才策略,正在打通各类高端资源的流动渠道,为产业集群升级提供支撑,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再齐表示,广东要持续深入加快技术和知识产权市场化改革,继续发挥广东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强的优势,探索下放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提高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打通从科技成果到市场的“最后一堵墙”。

  一次改革的探路

  从拼资源到拼制度,重塑营商环境新优势

  5月上旬,广州再推多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今后在广州开办企业,申领营业执照、刻制印章备案、初次申领发票全过程只需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不超过3天全部办妥。

  广州市聚焦市场准入前端持续发力,出台一系列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举措,激发了投资创业热情和市场主体活力,近三年新登记市场主体以11%、18%、34%的增速持续增长。截至今年3月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总量达180.7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61户。

  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放眼全国,一场制度创新的竞逐已然展开。对标全球,广东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仍有差距,营商环境对高端经济要素的吸引力在减弱,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的问题凸显。

  “打造全球一流营商环境是党的十九大后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迫切需要。”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新动力全靠一次次开放倒逼改革而形成,未来能否通过改革开放打造全球一流的营商环境,将是中国经济能否顺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广东是毋庸置疑的探路者。”魏建国认为,广东有理念、有基础、有能力率先打造中国最佳、达到世界一流标准的营商环境。

  广东加大力度重塑营商环境新优势,用改革营造更好发展环境,让市场更有活力——

  2017年,广东出台“实体经济十条”,为企业新减负600亿元;出台“外资十条”,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一站式”审批社会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1383.5亿元;率先实现“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全覆盖;启动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优化项目库、投资、审批等制度供给。

  “广东对全球企业非常关注,种种举措和转变正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这里发展。”跨国科技巨头、德国默克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欧思明说。今年4月底,该集团再度“落子”广东,将与深圳华大基因开展生命科学及医药领域创新合作。

  不久前,欧洲最大海港荷兰鹿特丹港与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开通“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航线。“广东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升之快令人羡慕,为企业从事全球贸易提供了良好环境。”该港口海关副关长艾哈迈德·坎苏说。

  同样在广州,阿里云全国工业云总部建设提速,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计划用5年左右在广东培育10万名以上产业互联网人才。他认为,培育人才最核心的仍是优化营商环境,广东正向全球开放,用更大市场换更强人才。

  “当前区域的竞争,已不是拼土地、拼资源、拼环境,而是拼营商环境等制度优势。”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光南认为。

  “不要‘小富即安’,不要止步于‘全国领先’,广东仍需快步跑。”魏建国表示,必须对标全球最好的营商环境,以更高标准的定位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广东正在谋求更大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更优的营商环境,这在广东正成为共识。广东计划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力争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争取将省级权责清单事项再压减1/4以上;推进“证照分离”、网上审批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力精简领取营业执照后的各类许可证;年内初步搭建起统一安全的政务云平台,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制定实施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国有资本70%以上集中到基础性行业和关键领域,加快重组机场、轨道交通、能源、港口等基础设施功能公司,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管理层市场化选聘等改革试点。

  ——完善财税金融体制,落实中央税制改革,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发挥财政资金放大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落实地方金融监管职责,成立地方金融监管局。

  ——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依法平等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财产权、创新权益、自主经营权和知识产权;建立完善涉企收费、监督检查等清单制度,清理摊派事项和各类达标评比活动,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负担。

  “未来5年是广东形成全球最佳营商环境雏形的最好时期。”魏建国说。

  一个窗口的升级

  三天推一项制度创新,向体制机制要增量

  在深圳前海,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强感受最深的不仅仅是营商环境的提升,更是体制创新突围打开的崭新空间。他还记得5个月前,“CEPA10”框架下获得证监会核准设立的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业。

  作为内地首家港资控股证券公司,汇丰前海证券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与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分别占股51%和49%,突破了外资不能控股和单一牌照的限制,并打破了以往外资只能和内地证券公司合资设立投行业务子公司的局限,成为前海金融改革试验和引导顶尖香港金融机构进驻的里程碑事件。

  汇丰前海证券的故事背后,是广东自贸区向体制机制要增量的实践。数据显示,广东自贸区挂牌3年来,共形成385项制度创新成果,平均每3天推出一项改革创新举措。

  制度创新逐渐释放出发展红利,人才、资本等要素快速集聚。在前海蛇口片区,累计注册企业16.86万家,平均每天新增88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设立企业335家,去年纳税过千万企业达549家,几乎每天就有7家港企落户。

  在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符正平看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有别于其他片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形成了大规模的协同创新机制,即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参与,各类创新载体互动,形成叠加式创新的机制。这在打通平台壁垒、避免各部门单打独斗的同时,更注重了解企业“痛点”,让创新贴近市场需求导向。

  走访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成为过去3年的核心主题。

  “一颗印章管审批”的改革,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了“南沙速度”。南沙成立了自贸区行政审批局,实现审批事项76大项143子项“一颗印章管审批”。

  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发布的营商环境评估分析报告显示,在开办企业指标方面,南沙自贸片区新设企业总共需2个手续,可在半天内领取营业执照。3年来,南沙自贸片区累计形成376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19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珠海横琴岛以东,投资约3亿元的金源国际广场项目工地自春节假期过后便呈现一片忙碌的景象。“以往在其他地方做项目,办施工许可证前后需要花1年时间,如今在横琴,我们拿到施工许可证仅花了1个月。”投资方负责人陈志强说。

  陈志强等人的体验,源于横琴率先启动的社会投资类工程管理创新试点。围绕企业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横琴实际落地310项制度创新成果。“3年来,横琴制度创新呈现整体性和模块化的趋势。”横琴新区管委会主任杨川说。

  从前海蛇口到南沙、横琴,这片热土上的变革折射着一个窗口的升级。

  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打开“窗口”,引进先进生产力要素,延揽八面来风,国人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到全球大市场上竞帆逐浪。透过这个“窗口”,世界更真切地看到了因改革开放而更加生机勃勃的中国。

  如今,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广东自贸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加速前行的广东,正在奋力建设成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为“窗口”的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

  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谋划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举措,成为广东自贸区面临的新命题。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而在广东自贸区,得改革风气之先,拥开放地利之便,率先发展的路线图十分清晰,就是继续用好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

  在挂牌3周年的节点上,广东自贸区各片区加快向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迈出探索的步伐。

  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为集聚人才创新发展频出新招,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

  “在前海工作的港澳居民即日起免办台港澳人员就业证!”港籍工程师李志健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这样一则消息。这意味着,实施超过24年的“台港澳人员内地就业实行就业许可制度”被一举打破,在前海就业的数千港澳居民将直接受益。

  前不久,国务院正式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其中提出,到2020年,广东自贸区将率先对标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建立与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

  从经济特区到自贸区,再到粤港澳大湾区,体制机制的创新将汇聚起更强大的发展力量。

  一个新局的展开

  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和粤东西北齐头并进

  当深圳前海的高楼抓紧建设、拔地而起时,135公里外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在掀起开发建设的大幕,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广东实践不断推向纵深。

  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历史性难题,促进粤东西北产业振兴发展,是当前广东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不少专家看来,广东要继续成为引领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光靠珠三角是不够的,必须重塑新的格局,让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中齐头并进。

  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认为,广东在缩小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差距方面压力仍大,各市之间发展分化现象仍然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区域发展体制及政策体系未能完全与协调发展的目标任务相适应。“光靠对欠发达地区给资金给项目,无法形成粤东西北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

  在河源,万绿湖水清澈纯净。这背后,一场生态保护的攻坚战持续多年。2015年至2018年期间,河源在生态保护、污染治理、水利建设及林业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投入(不含县投入)高达约72.21亿元。

  “由于地方财力薄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繁重,污染综合治理资金需求量缺口巨大。”河源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坦言,河源把水质保护放在优先位置,近年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先后拒绝500多个总投资额近1000亿元的重污染工业项目,但是与此同时,水质改善和保持的压力不断增大,资金投入需求量大。

  如何以区域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等相关机制的改革创新,让河源等粤东西北城市实现与珠三角的协调发展,全新的探路正在开启。

  在省内跨市区的生态补偿方面,广东在加快探索步伐。近期,省政府召开东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及落实“河长制”工作会议,要求按照合理、精准、定量的原则,加快建立横向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把奖惩机制纳入到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创新,探索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是广东今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

  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过去无人问津的小镇如今施工机器声隆隆,运输车辆进进出出,施工团队盯紧时间进度表。按照省委、省政府批复的《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方案》,深汕特别合作区将打造成为深圳主导的经济功能区,推动形成深圳全面主导、汕尾积极配合的合作格局,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调整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

  区域合作协调发展的探索由此展开。在深汕特别合作区,企业以“深圳总部 深汕基地”“研发 生产”模式落户,可享受深圳企业同等待遇,并同时享受省产业转移扶持政策及国家和省给予的革命老区政策。在政策引导下,汕尾先后引进了深圳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中山的国信通、东莞的比亚迪碳纤维材料供应商宏毅公司等一批关联企业项目落户,形成产业链的整体转移。

  在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内,9SSL燃料电堆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作。这是目前全球产能最大的氢燃料电堆生产线。

  云浮市生态环境优良,是珠三角的重要生态屏障。如何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的情况下,依据云浮实际,探索一条对口帮扶的新路,是佛山面临的课题。佛山将目光投向氢能产业,并将原本准备落地佛山的氢能产业项目带到了云浮。

  新建一个产业园区,如何激发两市的积极性?除了省里考核,两市设立了利益共享机制,将彼此“捆绑”在一起,比如共同组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由两市共同出资。

  深圳与河源共建中兴通讯生产基地,深圳与汕尾共建比亚迪生产基地……地区对口帮扶机制的模式创新,让先进生产力加速从珠三角向粤东西北转移。根据广东的工作安排,今年将继续探索园区统筹组团发展等联动发展模式,改革创新规划建设、土地利用、利益分配等体制机制,推动区域间资源优化整合、高效利用。

  展望未来,广东正在展开“一核一带一区”的发展新格局——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把粤东、粤西打造成新增长极,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把粤北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发展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新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的新布局,更是完成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新举措。

  以主体功能区配套制度改革为抓手,完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广东正在找准发力点。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广东将实行差别化精准化的人口、财政、投资、产业、用地等发展政策,支撑各区域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打开发展新格局的广东正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奋力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

  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深调研“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调研小组成员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郑佳欣 袁纪琦 苏力 张素圈 冯善书 陈小庚 昌道励 张玮 戴晓晓 李丹

  策划统筹:段功伟 谢思佳 刘江涛 卢轶 何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