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启新常态下科技金融工作新思路 着力释放科技创新的金融资本倍增力

 
日期:2015-11-20 10:57   点击数:3094   来源:广东科技杂志   共有条评论
分享到
 

新世纪以来,全球科学技术与金融资本的结合程度愈来愈紧密,在科技与金融的双重支撑下,创新型企业的优势开始在市场



新世纪以来,全球科学技术与金融资本的结合程度愈来愈紧密,在科技与金融的双重支撑下,创新型企业的优势开始在市场竞争中得以凸显,并迅速融入新的区域创新格局之中。


新常态下,如何充分激发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社会创新活力,事关广东未来转型发展之路。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曾指出,“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核心是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根本途径是要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要推动社会资金投入创新研发,发挥好金融的杠杆作用。”


近几年,我省不断以改革创新促发展,着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以科技金融反哺促进经济发展,逐渐形成具有鲜明广东特色的“一个专项、两个平台,三个体系”工作思路,为全省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引擎。


“一个专项”:以财政引导带动社会资金


副省长陈云贤曾撰文指出:创新驱动发展应当是“双轮驱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互动互促、缺一不可。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


科技创新的固有风险决定了其不同于其他成熟的产业经济行为,而是需要有更多的资本支撑,光靠科技型企业自身的财富积累来完成研发活动是不现实的。而政府的财政投入对于整个社会的研发需求而言,毕竟是少数的。因此,要实现“双轮驱动”的目标,最为关键的是改变传统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强化以科技金融为主的引导性投入方式,从而支撑和服务更多的创新主体开展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活动。为此,我省加大了转变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结构和使用方式的改革力度。


从2014年起,省科技厅深入推进省级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转变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和方式,设立总额为5亿元的“产业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结合”专项资金,以科技金融的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笔者了解到,这种财政投入方式主要采用股权投资、产业基金、引导性投资、融资风险补偿与补贴、创投联动等,组织实施包括科技信贷专营机构补贴与补偿、科技金融创投联动与补偿、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设立科技再担保基金、重大科技专项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专题项目,带动风投、创投、信贷、保险等社会和金融资本共同投入科技产业。上年度共有11家科技信贷专营机构获得了信贷补偿,3支基金获得了引导基金/跟进投资,近28家科技金融中介机构拟开展的科技金融服务计划得到了财政资助,科技再担保基金达1亿元以上。


在此带动下,各地也纷纷设立相应的科技金融专项资金,带动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信贷、保险等社会资本投入科技领域。如广州开发区设立了10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66亿元,为科技企业融资发展提供支持;东莞设立总规模2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的东莞市产业升级转型及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成立“东莞红土”及“东莞中科中广”两只子基金。


“两个平台”: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


研究数据显示,95%的科技企业会在创业前三年便因资金周转困难、不足而倒闭,因此这段时间被称作“死亡谷”。融资难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出现“死亡谷”现象的根源所在。


在科技金融领域深耕多年的广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苏雄斌对此深有同感。他说:“在早期,一些企业为了找银行开通科技金融贷款业务,甚至动用了自己的私人关系,最终都没谈成。银行负责人告诉我,其实他们也想为科技型企业放贷,但是他们不确定新发明、新产品推出后是否有市场及发展前景,感觉风险太大了,万一企业倒闭了,银行怎么办呢?”


银企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资金不能有效地支持科技创新,唯有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才能被突破。广东从“一软一硬”两方面着手:


“软”的从加强协作形成科技金融政策合力,营造良好的科技金融大气候入手。2011年,广东提出“将推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今后工作重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之后,省里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实施意见》、《2014年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重点行动》等政策。



“硬”的则是依托省粤科金融集团建设政策性的科技金融平台,以及依托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全省科技系统力量建设省级“线上 线下”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网络。目前,粤科金融集团在全省国家级高新区相继布点设立了7个子公司和融资性担保网点,形成科技金融产业发展的一体化效应。全省建立了21个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与广东金融学院共同搭建广东省科技企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不是简单把企业信息摆出来,就能轻易促成金融与科技的对接。如果看不到真金白银,科技企业是不会轻易在线上公开信息的,必须在线上就能解决企业的痛点。”广东金融学院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李喜梅教授说,相对于其它平台,该服务平台除了传统的信用评级外,还引入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社会资信评估机构等第三方评价机构,搭台让科技企业公开自己的融资需求,为金融机构或投资机构搜索合适的投资标的“做媒”。


“三个体系”:搅动多层次科技资本市场


由广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举办的科技企业“新三板”挂牌学习班已完成8期的宣讲培训。培训学习班正是为了广州越来越多科技企业将在“新三板”上市而开展的。每一期学习班上,来自广州高新区新三板上市企业管理人员的现身说法都会吸引大批观众。广州高新区是广东最早申请“新三板”试点的高新园区之一,始终扎实推动企业挂牌“新三板”。今年1月24日,广东首批41家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其中,“广州板块”脱颖而出,8家成功挂牌的企业中有6家就来自高新区。


为全面推进全省高新区“新三板”市场建设,广东积极推动高新区引进了包括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在内的50多家“新三板”中介机构进入高新园区,遴选了超过500家企业作为“新三板”挂牌的后备企业,推进超过200家企业完成股权改革,明晰公司的股权结构和高管层职责,达到“新三板”挂牌条件和要求。



这仅是广东构建多层次科技资本市场体系的诸多工作的一个缩影。我省还组建了为科技型企业上市辅导的专门机构,为科技型企业的股权交易、“新三板”挂牌、创业板上市等提供咨询辅导服务,帮助企业走向国内外资本市场。积极发挥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和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等区域股权交易平台的作用,设立新三板科技引导基金,广东科技金融逐步形成了涵盖区域股权交易(四板)、“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等相互衔接的多层次科技资本市场体系。


通过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天使投资基金、互联网股权融资领投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重大科技专项创业投资基金、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基金等各类风险投资基金,我省形成了面向科技产业重点领域和不同阶段的科技风险投资体系。其中重大科技专项创业投资基金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基金,分别投入7.5亿元和50亿元,通过母基金方式与国内外优秀投资机构合作,在广东省内发起设立子基金,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财政杠杆作用。


目前,广东科技金融已形成“科技信贷体系、科技风险投资体系和科技资本市场体系”三个体系。省财政已累计投入近3亿元,采用科技信贷补贴、风险补偿、风险准备金和再担保基金等方式,支持20多家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向科技型企业提供各类科技信贷服务。


科技型企业借力实现“乘数效应”


随着我省科技金融工作的不断深入,许多企业也开始尝到了科技金融所带来的“甜头”,一些企业正借力发展并出现“乘数效应”。


这里有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广东硕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高技术、轻资产、高成长的科技型企业,该企业在初期融资出现困难后,建设银行广东分行以纯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形式为其发放了220万元研发新产品急需的资金,解决其燃眉之急。目前,该企业已成为东莞市万江区的首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而在创新氛围最为浓厚的创业大赛比拼过程中,我省通过调动社会资本支持不同阶段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更是直接促进了一大批中小微企业的快速成长。从2013年首次承办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以来,大赛已经建立常态化赛制,赛事也已成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孵化成长的重要平台。由省粤科金融集团发起成立的广东天使创业投资联盟设立的“粤穗天使基金”,已成为连接我省科技创业者与天使投资的对接平台,现已与近30家企业与创投机构达成了投资意向,投资金额超过1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有269家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另外还有292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仅今年就新增了近五成。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和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等区域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成效明显,累计挂牌企业数量超过9000家,获得融资近245亿元。省内设立的PE、VC、创投、产业基金等也已有了约上万亿元规模,初步形成科技与金融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关于版权:本文首发于《广东科技》杂志,其他机构转载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