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的办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国新办举行政策吹风会介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改革情况
8月20日,针对如何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等出席了吹风会,介绍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等情况,并就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完善LPR形成机制降低实际利率水平 “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像‘修水渠’,目的是让水流更加畅通,让水更有效率、更精准地流到田间地头,但水的大小还是要看闸门。”刘国强在吹风会上表示,推出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旨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由各报价行按市场化原则报价,并由银行参考LPR自主加点定价,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缩小国家调控政策与实体经济感受之间的落差。同时,刘国强强调,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效果,但不能替代货币政策,也不能替代其他政策,不指望“一招鲜、吃遍天”。 8月20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新LPR。当天上午9时30分,首个新LPR出炉,1年期LPR为4.25%,比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低10个基点,比以前老的LPR低6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85%,比目前1至5年(含5年)贷款基准利率4.75%高10个基点,比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4.9%低5个基点。总体实现稳中有降,符合市场预期。 刘国强表示,考虑到利率市场化已取得一定成效,推出新的LPR机制时机已经成熟。当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部分银行已建立较完善的贷款定价模型,自主定价能力显著提升。而且,目前经济发展对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迫切性上升,要求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加之中国是当前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施常规货币政策的经济体,中国经济没有通缩。在上述背景下,利用市场化改革的办法推动,把前期降低的市场利率传导成为降低实体经济信贷利率,符合客观规律。 “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但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存在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影响货币政策有效传导,一定程度弱化银行之间的竞争。”刘国强谈到,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如0.9倍)设定隐性下限,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虽然市场利率下来了,但是贷款利率的“地板”比较硬,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这是市场利率下行明显但实体经济感受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补充道,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机制后,要求银行在各类贷款中都要运用LPR作为定价基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固定利率的贷款要参照LPR来定价,二是浮动利率的贷款合同中也要以LPR作为浮动利率贷款合同的基准。 银行要以LPR改革为契机改善信贷服务质量 LPR形成机制改革方案被认为是推动民营小微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的一项重要改革。对此,周亮表示:“我们预判,在当前的形势下,LPR的实行有利于降低企业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周亮表示,新的LPR机制的实行能够更好反映贷款利率的真实水平,提高银行利率定价自主性和灵活性,提高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不过,后续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会增加多少,要看市场行为以及企业对资金的真实有效需求。下一步,银保监会要着力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同银行业一起全力以赴执行好、落实好新的LPR机制。 周亮强调,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采用LPR对银行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必须抓紧练好内功,转变发展方式,从重速度和规模扩张转向重效益和质量的内涵式增长。按照新公布的机制,LPR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而加点取决于银行的业务模式、资金成本,对市场供求以及客户风险溢价的研判。因此,银行要持续加强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尽快完善信息系统和规范合同文本,切实提升市场化定价能力。同时,要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妥善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的防控。 二是银行要持续改善信贷服务质量。银行要以此次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贷款方式的变革,要创新各种信贷模式,特别是要规范和优化信贷的标准、流程,注重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少对抵质押品的过度依赖,逐步提高信用贷款的比重,加强中长期贷款产品的研发,加强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三是金融管理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个别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管理部门必须对那些妨碍改革、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严肃查处,维持金融市场健康,保持金融生态良好环境。 此外,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周亮在吹风会上还透露,今年以来,银保监会采取了一些更有效的措施,目前已经阶段性完成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成本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的目标。 具体来看,其一,从“量”的方面看,银保监会完善了监管考核机制,督促商业银行尽快实行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在建立敢贷、愿贷和能贷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增加有效信贷供给。特别是要求商业银行把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单列出来,实现“量增价降”。 今年上半年,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5.6万亿元,其中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增速达14.2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7.14个百分点。贷款余额户数为1988万户,比年初增加265万户。6月末,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5.14%,远超其他各类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以上。 其二,在“价格”方面,银保监会多措并举引导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利率下行,按照商业可持续、保本微利的原则,将银行业和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上半年,新发放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6.82%,比2018年全年平均利率水平下降0.58个百分点。其中,5家国有大型银行平均利率为4.87%,比2018年下降0.66个百分点。 此外,银保监会还减免了一些信贷相关费用,如咨询费等。周亮表示,虽然这些银行实际上收取的费用在利率上没有体现出来,但银行实际上是收取的,对此,银保监会加大监督力度,相关费用已经大幅下降,促进融资成本下降约0.57个百分点。 周亮强调,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督促银行规范服务收费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银行服务收费自查自纠和监管检查,并组织明察暗访,严肃查处违规收费和变相抬高企业融资成本的行为。同时还要着力增强银行放贷能力,鼓励银行创新资本工具,利用无固定期限的资本债券、优先股等多渠道补充资本。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腾出更多信贷资源投入到服务实体经济上来。鼓励银行创新业务模式,特别是推动科技赋能提升科技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 新LPR机制不会降低房贷利率 “房住不炒”仍是核心原则 早在8月17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公布时,市场就已密切关注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如何调整。8月20日,新定价机制下的首次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低于现有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比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低5个基点。新LPR首次报价较贷款基准利率有所降低,那么,房贷利率是否会下调? 针对这一问题,刘国强在吹风会上回应称,近期,人民银行将会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公告。这次利率并轨改革,房贷利率由参考基准利率变为参考LPR,参考的基准变了,但利率水平不能下降。金融工作要落实“房住不炒”的目标定位不能偏离,同时,避免把房地产工具化,不把它当做刺激经济的一个手段,就得做到房贷的增量不扩张、房贷的利率不下降。 “这次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重点在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并运用改革的办法推动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刘国强强调。 中小银行报价拉动LPR上行幅度有限 吹风会上,有媒体关注,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较高,是否会造成所报出的利率也相应较高,最后抬高LPR? 对此,孙国峰回应称,从总体利率传导来分析,LPR历史时间较长,但报价行主要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因此市场化程度不高,近几年LPR也一直未调整,没有及时反映市场利率的变化。“这个也是我们对LPR形成机制加以改革完善、提高市场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表示,前期整个利率水平下降幅度比较大,债券回购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企业债券利率均不同幅度下降,但旧的LPR形成机制没有很好体现市场利率变化。在新的LPR形成机制下,市场化程度提高将对过去市场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反映,带动LPR下行。 而从结构来分析,中小银行报价拉动LPR上行幅度有限。孙国峰解释称,因为LPR是报价行根据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来报价。“最优质客户是信用比较好、综合贡献度比较大的客户。中小银行对这些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水平也是比较低的。这些客户不管在哪个银行贷款,利率都是比较低的。”基于此,中小银行LPR的报价不会明显高于大型银行,报价行当中增加了中小银行,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拉高LPR,但是幅度有限。 至于对大型银行带来的影响,孙国峰表示,改革前,报价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范围界定把握尺度不同,报价没有完全反映对最优质客户实际执行的贷款利率。过去实践中,一些大型银行对最优质客户贷款的利率经常是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这个水平明显低于旧的LPR水平。新机制下,大型银行LPR报价是按照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来报价,水平会较改革前降低,成为拉低LPR的因素。 新的报价机制形成后,银行不仅面临着系统方面的调整,贷款利率并轨后净息差的变化也对银行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孙国峰在吹风会上表示,银行的贷款自主定价能力提升以后,综合竞争力提升,有利于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和稳健经营。“短期内,贷款利率下降可能会对银行的息差、盈利有一定影响,但另一方面就存款利率来说,存款基准利率是保留的,而且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留,人民银行也将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强对存款利率的自律管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稳住银行负债端的成本,为银行可持续发展营造有利的条件。”孙国峰强调。 孙国峰进一步表示,从短期来看,影响是不确定的,但中长期来看,银行贷款自主定价能力的提升,有利于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对银行是有利的。 在这次改革之前,LPR的原有报价行是10家全国性银行,这次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增加了在同类型银行当中贷款市场影响力比较大、贷款定价能力比较强、服务小微企业效果比较好的中小银行,有城商行、农商行,有外资银行,也有民营银行。对于新增8家报价行的问题,孙国峰表示,增加报价行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高LPR的代表性。“这些新入选的8家报价行都符合这样的特征,也是由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甄选出来的。当然,这些报价行未来还要定期根据报价的考核情况进行调整。从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角度来说,对报价行的报价要进行考核,主要是考核报价的模型。”他说,各报价行要将报价的模型提交给利率自律机制,报价过程中要依据这样的模型在MLF利率基础上考虑到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再进行报价。 孙国峰表示,新的报价行加入以后会提高LPR报价的代表性,也更有利于各类银行使用LPR进行自身贷款利率的定价,因为全国有几千家银行,有大银行,也有中小银行,从报价行的角度来说,代表性增强了以后,产生的LPR也更有利于让全国所有的银行在各类贷款中应用LPR进行报价,实现全覆盖。 |
更多>>推荐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