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打假需各部门联手共治
文·唐 华 不过,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上售假行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线下制假线上售假、知假卖假,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难以回避的问题,亟须各大电商平台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 其实,揪出网上售假者从技术层面上并不太难。尤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电商平台找出制假、售假源头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但有效打击这种违法行为却需要很多部门通力合作。 一方面,尽管淘宝等网购平台可以通过智能图像识别、数据抓取与交叉分析、智能追踪、大数据建模系统等技术,将假货从10亿量级的在线商品中“捞取”出来;也可以通过越来越严格的开店者身份验证机制,比如从“实名认证”向“实人认证”迈进,让售假者无处遁形。 但由于没有执法权,即便发现售假行为,电商平台除了采取取消用户的进场资格等惩罚性措施外,也只能将情况和线索上报公安机关,交由真正的执法者来处理。 而且,大数据说到底还是基于海量数据对事实性和趋势性进行预测和推断。 网购平台可以基于大数据建立各种模型,对商家和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控。由于售假的商家和正常商家在定价、图片使用、商品上架时间等方面都有不同,网购平台能够通过复杂的大数据运算,发现异常交易,然后再进行人工判定。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商户的售假行为只是推断出来的,并没有确凿证据,最后的人工判定相信很多时候也无法一窥全部的事实真相,这就需要工商、公安部门的进一步调查核实。 如今,电商平台正加紧与各部门联系,共同打击网络售假行为。一年多以前,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电商平台与公安、质监等部门建立了协作机制,线上线下联动打假。 例如,公安部门会把线下打假的情况反馈给阿里巴巴,进行线上核查;阿里把线上的打假信息汇聚起来,作为线索和情况反馈移交公安机关。 今年初,一场“假货风波”让阿里巴巴与工商总局大打口水仗,但双方最后以握手言和收场,想必这次事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双方在打假上的合作。 打击网络售假不可能只靠一个公司的力量,除了电商平台之外,各个监管执法部门更是义不容辞。相信各部门的戮力同心必将让我国的网购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假货越来越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