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坚持”守好耕保“责任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委书记 顾耀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命根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常住人口365.5万人,面积1071.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47平方公里,全区耕地呈现总量少、人均小、分布散的特征。为此,南海区聚焦“百千万工程”,充分利用全市耕地恢复政策,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持续推进耕地集中连片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逐步破解耕地碎片化问题,推动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实现净增长,有效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坚持党政同责,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南海区“一盘棋”推进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粮食生产面积、产量和质量不减。
一是全面推行田长制。南海区构建区、镇、村三级田长和经济社网格的“3 1”田长制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等相关部门及镇街、村社的职责分工,推动田长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把田长制与河长制、林长制结合起来,加强信息共享、联动执法,坚决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案件。二是探索巡护新模式。南海区优化基层巡田手段,创新“人巡 技巡”模式,着力打造新型高效的巡田监管体系。依托南海“空天地”一体化社会治理平台,借助无人机常态化开展技术巡田,精准、动态监测耕地变化、提高巡护效能。组织开展广东巡田App使用培训,持续加大应用推广力度,扎实推进网格员巡田工作。三是推动考核“长牙齿”。南海区明确,区镇之间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把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严格实行党政同责、刚性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同时,强化宣传引导,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推介耕地保护先进经验、公开曝光耕地违法典型案例,让保护耕地、依法用地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规划先行,合理统筹耕地保护利用 南海区以《佛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纲,构建起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推动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产业空间“四集中”。 一是制定规划强管控。科学编制《南海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合理划定“三条控制线”,引导农业空间集中连片、生态空间织补成网、城镇空间强心聚轴、产业空间集聚提质,国土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同时,积极参与全市耕地保护专项规划编制,科学划定全区耕地集中区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二是划定区域促发展。按照“总量控制、集中连片、分类定测”原则,全区划定18万亩连片农业产业保护区和六大现代农业集聚区,加快建设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5个万亩农业示范区,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三是全域土地整治见成效。南海区抓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这个“牛鼻子”,谋划启用12.57万亩耕地集中整治区,其中新增潜力耕地4.64万亩。试点以来,全区累计完成低效建设用地腾退复垦复绿1.08万亩,新增耕地及垦造水田超6200亩。
坚持常态长效,健全完善耕地监管机制
南海区推动耕地保护常态化长效化,构建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耕地保护机制。
一是建立耕地集中整治区管控制度。南海区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布局集中连片”原则,确定耕地集中整治区动态调整机制,对整治区域内的耕地落实“占补平衡”,非耕地通过土地开发整理逐步引导转为耕地,并限制面积50亩以下零碎耕地的流转,建设一批“百亩方、千亩方”集中连片耕地。二是完善土地执法机制。南海区加强卫片执法工作,及时分析研判耕地疑似问题图斑,指导镇街逐一核实整改,每周通报核实处置进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健全横向部门联动和纵向区镇协同的高效查处调度机制,定期召开现场会加强土地执法,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三是探索多种耕地恢复模式。南海区总结基层实践经验,形成“政府投资—镇街财政投入”“村集体投资—集体土地所有者自行投入”“社会资本投资—土地承包经营主体投入”3种耕地恢复运作模式,进一步明确耕地恢复模式和流程要求。四是探索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利益平衡机制。南海区出台指导意见,构建永久基本农田有偿补划机制,开展全区耕地恢复易地有偿代保机制研究。
坚持强农惠农,激发粮食生产内生动力
南海区以提高种植收入为切入口,打出惠农增收“组合拳”,多措并举激发粮食生产内生动力。 一是抓好惠农政策落地。南海区重点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粮食生产优惠扶持政策,增设南海区粮食生产统筹金,专项用于扶持全区粮食生产支出,2023年全区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76万亩,同比增长25.1%。同时,从严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按每年800元/亩的标准发放补贴,让种粮农民和耕地保护主体真正得实惠、获收益。二是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出台《南海区推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保护实施办法》,创设“8 3”(8万元奖励给垦造主体、3万元奖励给土地所有权人)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激励机制,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主体等积极参与农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三是创新融资模式。南海区聚焦耕地保护、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等,深化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协议未来5年推出300亿元授信额度支持南海区相关项目开展,为耕地保护提供坚实资金保障。四是推进“种业 ”计划。南海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制定实施“种业 ”计划,引进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鸿景农业等平台和企业,推广良种、良艺、良技、良方,培育出大豆、玉米新品种,持续提升粮食产量、质量。发展盐步秋茄、大顶苦瓜等特色农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升经济效益。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
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