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而后动,打非“一击必中”

 
日期:2024-05-09 09:11   点击数:101   来源:佛山市南海区卫生监督所   共有条评论
分享到
 

为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十大行动”之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卫监执法任务,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我所持续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和执法,始终保持打击非法行医高压态势,对非法行医“查早查小”“露头就打”。

        近期,我所接到违法线索称辖区A公司涉嫌存在非法行医行为,时值我区非法行医“严打”期间,秉持不打无准备之仗原则,区所迅速组织执法骨干分析违法线索并预设多套查处方案。执法人员现场发现使用过的输液瓶、棉签等可疑诊疗迹象,但未见“违法行为第一现场”,询问过程中,经营者潘某态度恶劣,拒不配合调查,还对执法人员监督检查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试图掩盖事实。

        打非行动“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调查受限,执法人员谋而后动,转变调查方向迂回“围剿”,通过调取物业监控视频、核查物业出入登记等多方取证,终于找到调查突破口——疑是“顾客”的黄某。通过询问,证实了执法人员的猜想,黄某曾为了提高免疫力和抗癌,付费5万元在该公司注射了名为“免疫大师”“抗癌针”的针水,并出示了多个当天拍摄的注射视频和转账记录。经核对,执法人员发现视频中开展静脉注射地点的布局摆设与该公司几乎一致,视频中出现的工作人员也是该公司员工,经黄某指认佐证,执法人员认定开展静脉注射地点在该公司内。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经营者潘某认为黄某的转账对象是郑某,而不是A公司,即使诊疗活动发生在A公司,也是郑某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事实真的如此吗?执法人员意识到郑某这个关键人物,经多次尝试终于通过顾客黄某微信联系上了郑某,进一步了解到郑某曾为该A公司员工,离职前其以A公司的名义招揽到顾客黄某,接受黄某转账主要是为了方便公司收款,该笔费用最终还是转到了A公司账户,并通过转账记录予以证明。

        至此,执法人员最终认定A公司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静脉注射诊疗活动的违法事实。虽然潘某收到处罚事先告知书后先后两次提出听证申请,并在听证会上极力否认违法事实,但执法人员通过询问笔录、视频影像、证人证言、微信和银行转账流水等证据材料相互印证,经过合议、两次听证会、法制审核、重大案件讨论等程序,最终认定了A公司非法行医违法事实,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目前该案已顺利结案。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和群众对重大疾病的焦虑,不法分子往往打着净化血液、抗癌、治疗肿瘤等幌子,行非法行医之实,未经许可擅自在非医疗机构为患者应用所谓“医疗新技术”进行治疗。此类非法行医行为具有强欺骗性、高盈利性、重危害性,不仅造成患者巨大经济损失,还会因延误治疗进一步损害患者健康。对此类违法行为,执法人员精心谋划、有的放矢、快速反应、“快、狠、准”严厉打击,确保打非“一击必中”,既给了不法分子有力震慑,同时也为心存侥幸之人再次敲响警钟:罔顾法律、屡教不改,终将自掘坟墓,受到法律严惩!(陈春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