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李开复,我是人工智能。”

 
日期:2017-04-01 14:46   点击数:2381   来源: 张盖伦 中国科技网   共有条评论
分享到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俨然已成为人工智能的布道者。他几乎言出必谈人工智能。在前不久的一场活动上,他直接说,我不是李开复,我是人工智能。



在30日由新京报主办的寻找中国创客第三季启动峰会上,李开复再次以此为主题,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起了人工智能。


“我生于1956年,成长的过程非常坎坷,每次看起来我要毁灭人类的时候,就有人骂我是骗子。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两次。”李开复一贯的演讲风格,是娓娓道来。他道出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可能的改变——如果社会还是按传统方法教育出只会做重复性工作的孩子,他们迟早将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个时候,这些人只能做一件事:在家里戴着头盔、喝着奶茶,打VR游戏。”


人工智能不仅仅指高端机器人。实际上,深度学习的算法,已经无处不在。“‘滴滴’把你拉上车时,今日头条给你推荐新闻时,淘宝‘猜你喜欢’时,深度学习都在发挥作用。”



但并非每家公司都能投身人工智能大潮。李开复认为,不满足四个先决条件,做人工智能就“没戏”:有千万级别以上的、可被标注的大数据,这些数据是单领域而不是跨领域的,以及拥有顶尖的科研团队。


全世界都在积极尝试应用人工智能,而中国,面临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好机会。43%的人工智能论文是中国人写的;中国年轻人数学好,愿意追逐“热门行业”,因此可以快速训练大批“AI工程师军队”;传统企业“非AI”技术弱,容易被人工智能优化和击溃;而且,互联网市场孕育的应用,一旦积累的数据多了,就需要人工智能;再加上中国对人工智能的政策较为宽松,社会对隐私问题并不那么纠结……这些都让中国成为人工智能的“应许之地”。


“但我要提几个让人担心的事情。”为人工智能代言的李开复强调,“今天人工智能的投资和估值肯定泡沫化了。”


他开启了“温柔吐槽”模式。



比如,家用机器人是个大风口,很多都有眼睛、耳朵、手和脚。但李开复说,千万不要做人形机器人,因为做不出来,因为人们的期望会太高。还有语音识别。识别和理解不一样,人工智能听到了你说的字,但它并不理解你的意思,无需把这一技术吹上天。


“人工智能很伟大,但不要误解它能做的事情。”况且,人类也不那么靠谱。科学家创业不靠谱,他们太理想主义,对商业太天真;巨头不靠谱,他们垄断了数据,传统企业不会用数据,但宁可自己乱做,也不开放给别人。另外,人工智能创业所需的人才、数据还有计算存储设备,都耗资不菲。“而且,有些投资人太心急,人工智能无法来快钱啊。”李开复说,请不要吹起人工智能的泡沫。


演讲完后,李开复在屏幕上打出了他的微信二维码。“我是人工智能,没有微信,有兴趣的话可以加李开复的微信。”


一片惊叹声。台下听众忙不迭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如果那真是李开复的微信,他大概在这一时间收到了上千条好友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