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粤企7天完成转产,从机器人到红外体温检测仪
佛山南海,桃园东路19号,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佛山华数”)车间,工人们正在组装打包红外体温检测仪。“之前运送了2车80多台前往武汉,今天又接到一批新的订单。”生产部主管幸凡说。 体温检测是疫情检测的第一关口,红外体温检测仪在公众场所对疑似患者甄别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打赢疫情防控战的重要装备。 面对红外体温检测仪激增的供给需求,佛山华数主动承担,从生产机器人转产红外体温检测仪,7天完成样机转产,12天实现规模化量产,彰显了全力抗击疫情的粤企速度。 7天实现转产,12天规模化量产
佛山华数转产生产的红外体温检测仪。 “我们是1月24日,也就是大年三十接到了紧急的转产任务——生产红外体温检测仪。”佛山华数常务副总经理杨林告诉记者,红外体温检测仪主要是在武汉总公司生产。但是受疫情影响,武汉封城了,供应链遇到一定困难,总部决定一部分产能转移到广东生产。 春节期间,大多数员工已放假回家,佛山华数紧急召集省内员工回厂,临时组织生产。员工们及时响应,第一时间回到生产线。 幸凡表示,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主要分三个环节:第一是机头生产,第二是核心线路搭建,第三是机身各零部件组装,“我们临时暂停了机器人生产,将两条机器人生产线改为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 转产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原材料紧缺,尤其是红外机芯、黑体、芯片等关键零部件。 杨林表示,在省工信厅的积极协助下,协调了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就近组织当地电子、五金等50余家企业立即复工,开展专项配套。三天后,原材料逐步到位。 “红外测温仪原本在武汉已经实现量产了,但是由于拿到的原材料与武汉生产的不一样,所以需要根据现有原材料特点进行改型设计。”杨林进一步解释,在转产前期,我们在技术改型和工艺转化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确保转产的红外测温仪的有效供应。1月31日,仅仅用时7天,本地红外测温仪样机转产生产成功。 2月5日,在接下生产任务12天后,佛山华数完成了第一批21套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并安装深圳地铁投入使用。 目前,佛山华数日产能达到100台,累计为深圳地铁和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一汽大众等生产安装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1000余套,成为广东省产能产量最大的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企业。 技改政策大力支持 企业放心加大投入
佛山华数转产生产的红外体温检测仪,正在打包中。 全省技改政策的大力支持,则为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2月2日,省工信厅电子信息处前往佛山华数组织召开现场会,研究对策措施,通报疫情防控期间技改和融资贷款政策,及时将其列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物资保障企业和享受广东省技改政策名单。 “目前,佛山华数的转产投入接近400万元。在省工信厅技改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压力得到很大的缓解。”据杨林介绍,本次技改政策补助力度很大,企业在完成一定的省、市调配或收储任务前提下,1月10日至2月7日进行的设备投入,补助其投入资金的80%;2月8日至2月20日,补助50%;2月21日至4月20日的生产投入,则补助40%。 杨林表示,真金白银的技改补贴,打消了企业转产设备投入的顾虑。“大批量生产需要效率提升,转产之初我们有顾虑。得到政策和资金支持之后,我们也更加大胆了,将原本我们机器人的生产线也改装投入到红外体温检测仪的生产中。” 截至3月22日,佛山华数的产能基本满足全国红外体温检测仪的市场需求。 “目前,我们正在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客户要求,调整生产线。之前转产生产红外体温检测仪的生产线,计划再转回去生产机器人。”据杨林透露,疫情暴发初期,保证防控物资生产是第一位,与机器人订单客户协商推迟了交货时间。“现在红外体温检测仪市场基本满足,我们打算重新启动机器人生产。” 疫情下寻找新机遇 机器人订单增多
佛山华数生产的机器人,应用于陶瓷企业等。 除了生产红外体温检测仪,如何更多参与疫情的联防联控,是眼下佛山华数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转产生产的红外体温检测仪应用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这些大数据有效利用起来,将为全国联防联控提供非常有力的决策支撑。”杨林表示,因为此前的机器人生产,有成熟的大数据平台基础。目前,公司已推出智能红外人体测温与疫情监测大数据预警系统,配合多地监管机构基于海量的大数据,建立疫情预警系统网络,避免地区疫情集聚性暴发。 杨林进一步介绍,在同一片区域内投放了两三百台红外体温检测仪,可将每一台设备的数据采集起来,在云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预警。“一台设备一个月采集到的数据大概有20G,我们已和运营商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一套区域人群温度异常预警系统。” 疫情进入新阶段,红外测温仪的需求逐渐减少,佛山华数的机器人生产正逐渐恢复并提速。 “这次疫情,让不少工厂意识到机器人自动生产的重要性,我们机器人的订单量不断增加。”杨林告诉记者,尤其对于那些员工返岗率没有达到预期的企业,工业机器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据杨林预测,今年机器人产量有望达到新高,疫情之后的全面复工复产将为机器人需求带来新一波的增长。“疫情下我们找到了新机遇,预计今年公司业绩将实现平稳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