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文化金融服务体系,疏通融资“堰塞湖” 民营文化企业在广州旺盛生长

 
日期:2018-12-07 09:26   点击数:2044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   共有条评论
分享到
 

res01_attpic_brief (1).jpg

在广州市金融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座谈会上,与会各方积极发言献计。

南方日报 摄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正在受到各方关注。日前,一场聚焦金融支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座谈会在广州文交会期间举行。“我们是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在这个行业坚守了11年。”来自欧科地理信息的企业代表呼吁,金融扶持要给文化领域的中小企业足够的时间,让文化产业中的小众市场获得更多的关注。

    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民营文化产业过去曾是传统金融机构望而却步的领域。专家分析,民营文化企业大多是轻资产、零散化、个性化发展,但是又具备成长性好、利润高的优势,需要一套适合其发展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

    在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千年商都的文化底蕴共同滋养下,草根式的广州民营文化产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支持文化金融发展的政策、融资对接平台、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广州逐步形成了文化金融服务体系。2012年至2016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13%。2017年,广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共2200家,其中民营文化企业占比超九成。

    ▶办法总比困难多

    融资标的物应找准核心文化资产

    依托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欧科地理参与了“南海I号”的保护挖掘、广东省博物馆文物数字化等项目。“欧科地理已经是新三板挂牌企业,目前准备在创业板上市”,该企业代表坦言,虽然欧科地理每年收入增幅稳定在30%以上,今年更是实现了收入翻倍,但是因为身处文化产业小众市场,依旧少有金融机构和资本关注。

    在广发租赁总经理、广东省融资租赁协会副会长许铮看来,文化企业大都具有轻资产、重创意、规模小的特点,核心资源主要是版权、专利、商标权、软件著作权等文化资产,“所以,文化企业难以通过传统的抵押等融资方式获得资金,尤其是大量的资金支持。在企业业务高速成长期时,普遍面临融资窘境。”

    要打破文化产业中生意火热而融资困难的僵局,需要金融机构主动向前一步。许铮介绍,通过对企业盈利模式、核心文化资产的深入分析,才能够找准融资标的物,从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满足企业中长期资金需求,解决企业后续发展乏力的问题。

    “这也是我们针对文化企业推出的创新服务。”许铮说,文化租赁业务能够开展,既是租赁行业的转型创新,又没有忘记租赁本源的实质精神和要求。融资租赁以融物实现融资,租赁物的全流程购买、经营、处置是融资租赁专业化的核心体现。

    截至今年11月末,广发租赁已经向10笔文化租赁业务放款超过4亿元,单笔最高金额为1亿元。“10笔业务全部采用售后租赁模式,租赁物只包括专利、软件著作权,期限在半年到2年之间。这也是我们针对文化企业推出的创新服务。”许铮说。

    “办法总比困难多”,座谈会上,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的代表主动分享了许多创新融资方法。除了文化基金、文化小贷、文化租赁,传统银行业中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涌现。例如,中行广东省分行针对演艺演出类企业规模小、现金流充裕的特点,探索现金流质押或代理人票务发售的授信模式,又如,建行广东省分行面向电视剧制作小企业推出“影视贷”产品,以电视剧播放所产生的应收账款为质押,支持影视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广州在鼓励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市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优化文化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副巡视员陈平介绍,截至上半年,广州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文化、娱乐及相关产业贷款余额157.23亿元,今年新增额13.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6%。前三季度,全市专利保险保费收入823.4万元,实现突破性增长。

    ▶击破信息不对称等融资痛点

    政企合作建设综合性文化金融服务平台

    在民营文化企业、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之间,各式各样的平台型机构充当起桥梁的角色,让资金、政策、人才等资源快速流通。

    由广州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联合全国各地近20家文化金融中心、省市文投共同发起设立的全国文化金融中心联盟在广州文交会上正式成立。参与方将它比拟为一艘承载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航母”,将搭载全国的文化金融服务资源。

    作为“航母”的发起方,中心成立仅1年就已初步搭建起涵盖文化特色银行、文化小贷、文化融资担保、文化融资租赁、文化券商、文化基金、文化产业投融资联盟等多元化金融工具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

    “虽然各金融机构都推出了专属特色产品,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服务不专业、路径不通畅等原因,广州的文化企业出现融资需求时,往往是碰到哪个谈哪个,或者一家一家试过来,导致很多金融服务政策难以落地和发挥作用。”中心总经理陈泽文坦言。

    陈泽文介绍,为更好地对接企业需求,中心自今年5月启动文化企业建库工作,截至10月,入库企业837家。“广州文化企业的行业分散度、丰富度都让我们非常惊讶。有的公司专门给游戏做武打效果,有的只做游戏产品的宣发。企业规模分布从创业企业、小微企业到中大型企业。3个人就可以组成一家创业公司。我们见证过一家公司从租一张工桌,到一个大单间,再到半层、两层的扩张过程,也看到一些人创业失败之后,又回到大企业中担任要职。”从公司所有制来看,入库企业基本以民企为主,还有部分混合所有制企业及少数的国有企业。

    近年来,广州文化产业投融资联盟、广州文化上市公司产业联盟、广州市文化产业专家库等行业性产业组织相继落地,加速了本地文化企业强强联合、跨界互补。

    去年底,广州文化创意企业板(以下简称“文创板”)也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正式开板,利用区域性股权市场平台资源,帮助文化企业朝着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及主板市场发展时走好“第一步”。据介绍,目前已有接近200家文化企业提交相关材料有意向申请进入文创板挂牌,类别涵盖影视、动漫、游戏、电商、教育培训等。

    ▶“出海”企业回国觅商机

    各方资本看好广州文化产业发展前景

    “广州从不缺文化产业创业创新的土壤。现在是文化与金融合作共赢的时代,希望文化企业能乘着东风,插上金融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陈泽文感慨道。

    从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灯光秀和白色三角钢琴,到全球排名前列的主题公园,再到火遍国外社交媒体平台的直播秀……在世界文化交流舞台上,广州文化企业正在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

    久邦数码等多家海外上市文化企业表示,国内行业投资机会多、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业务扩张前景好等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之下,回国上市成为当下的最优选择。根据广东证监局统计,目前广州文化创意类上市公司有6家,另有2家正在推进股份制改革。在增发融资、并购重组方面,2017年,南方传媒、珠江钢琴通过定增融资22.3亿元,岭南控股完成34.37亿元的资产重组收购案。

    “我们将文化、体育、旅游等行业列入幸福产业,进一步加大贷款资源倾斜力度。”工商银行广州分行代表介绍,按照总行的要求,幸福产业的投放力度应不低于当年新增融资规模的25%。今年以来,广州分行对幸福产业投放规模占比是47%,其中文化项目占比较大,并且还会持续提高占比。目前,该分行对民营文化企业的融资余额已接近100亿元。

    更多的推动金融支持文化发展的政策也将陆续推出。陈平透露,广州正加快推动文化金融综合示范区建设。同时,广州市委、市政府正努力推动相关政府部门设立文化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对文化特色银行为中小文化企业提供信贷所产生的本金损失进行有限补偿,以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对文化产业的引导和杠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