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发展保持全国领先 金融加快回归本源,助力广东经济高质量增长
2018年,47家来自广东的企业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在资本“加持”下迎来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这一年,广东新增境内外首发上市企业居全国第一。 企业上市融资是广东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一个缩影。当前,广东正在奋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血液,广东金融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充分发挥金融支撑作用,为广东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与支撑。 与此同时,广东继续推进金融强省建设,着力实现金融业自身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取得多项全国首创,金融“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金融业完成增加值73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5%;实现税收2774亿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11.74%。各项金融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历史遗留的重大风险得到化解。其中,农信社改制数量超过过去十年,不良资产规模得到大幅压降,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初战告捷。 ▶▷促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省金融业完成增加值73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5%;实现金融税收2774亿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11.74%;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01万亿元,同比增长16.9%,比上年高出2.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3.4个百分点……打开2018年广东金融成绩单,金融大省广东各项主要金融指标保持全国领先,金融业规模和效益增速收稳。 金融活,经济活。当前,广东正在奋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按照“1+1+9”具体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充分发挥金融支撑作用,为广东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优质服务和有力支撑。去年以来,广东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组织多种形式的银企融资对接会,着力引导金融业回归本源,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天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广东企业及其他单位本外币贷款余额7.93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上年末提高5.4个百分点,占新增各项贷款比重的50.9%,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贷款投向最为集中,余额达1.34万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年同期回升3.6个百分点。企业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直接融资进一步扩大,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47家、居全国第一,境内IPO融资额占全国的35%,企业直接融资总额1.16万亿元、同比增长40%。 广东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为了助力民企跨越融资“高山”,广东一方面大力健全和完善信贷风险补偿、融资担保、贴息等扶持措施,为中小企业增信,引导正规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民营银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建设,多措并举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截至去年年末,广东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过3.89万亿元,比年初新增4718亿元,占企业贷款增量比重高达61.8%,提前实现银保监会提出的“银行业对民企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目标,为广东民企发展注入了金融动力。 广东金融继续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去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召开创新型企业境内上市和发行CDR专题政策宣讲会,并组织举办境内外上市、发债等一系列专题培训班,培育辅导备案及待审发行企业达到255家,推动47家广东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位居全国首位。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超过6200家、管理基金规模2.3万亿元,科技支行达到95家、总行级科技金融中心3家,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 ▶▷防风险 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强防线 金融稳,则经济稳。广东金融以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为要务,构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强防线。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广东全面加快农信社改制,农信社改制数量超过过去十年,农信社改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去年年末,需要改制的64家农信社当中,已有58家实现批筹、开业或申筹,全省未改制机构降至6家,全年通过各种渠道大幅清收压降不良资产,化解存量高风险机构18家,居全国第一。推动组建佛山、江门两家超千亿和肇庆、湛江、清远、梅州4家超500亿规模的农商行,完成潮州市辖内3家农信社全部统一法人组建地级市农商行筹建申报。 广东全面打响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以P2P网贷为重点有序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坚决打击非法集资,加强对“7+4”类地方金融机构的统一监管。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全部关闭,股权众筹、非银行支付、互联网外汇、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资产管理及跨界领域新发风险基本遏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初战告捷。 与此同时,针对当前金融发展新业态,广东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监管科技,率先在全国建成金鹰和灵鲲两大金融风险监测防控系统,确保对各类地方金融业态、金融企业、金融产品实现监测全覆盖,对金融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全年实现对1300多万市场主体涉金融业务的实时监测,排查出高风险、高危企业2137家,提示省内疑似非法金融活动平台239家,风险趋势明显下降的企业179家,有关经验得到中央部门多次肯定和推广。 ▶▷深改革 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多项成果全国首创 深化金融改革,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在增加实体经济有效金融供给的同时,广东以建设智慧高效的现代地方金融体系为依托,着力实现金融业自身高质量发展。去年以来,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取得多项全国首创。其中,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首创绿色项目认证、产融对接等可复制经验并向梅州、清远、云浮、肇庆、河源等地推广。自贸区争取到国家外管局在促进贸易便利化、投融资便利化、人员往来便利化、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优化跨国公司外汇管理五方面13项政策支持。发行国内首只支持再生纸项目运营的绿色债券(广纸绿债)、开展全国首单美元结算的跨境船舶租赁资产交易。人民币发展为粤港澳跨境收支第二大结算货币,累计实现结算超过12万亿元。
实现广东金融区域更平衡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广东全面落实“一核一带一区”战略,科学规划全省金融发展布局,提出未来五年金融业发展“一十百千万”目标,研究制定“一市一平台”规划布局,全省以广州、深圳区域金融中心为引领,其他19个地级市按照区域功能定位、禀赋特点和服务需求,以“一市一平台”为抓手,规划发展各类特色金融功能区域,推动形成金融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比如汕头发展民间金融,湛江发展海洋金融,梅州、肇庆、清远等市发展绿色金融,潮州建设文化金融街、佛山顺德发展产融小镇、广东金融高新区打造创投小镇等。
金融强省建设不断深入,一方面,广东继续大力推进大型金融机构设立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整合两家区域股权交易场所设立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推动组建丝路保险公司,启动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筹建工作。另一方面,不断提升金融“软实力”。去年以来,成立广东金融专家顾问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组织编撰广东金融史,举办首届岭南金融文化节,开展“金融百优奖”评选,建成岭南金融博物馆,进一步推动金融文化和研究,多措并举吸纳和培养各类金融人才,促进人力资源与现代金融协同创新,增强广东金融发展的软实力。 |
更多>>推荐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