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首次出台文件部署基础研究工作 提出多项改革创新,如推动企业在科研公益事业的捐赠予以税前扣除南方日报讯 (记者/林亚茗 通讯员/粤科宣)为了大幅提升广东省的原始创新能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作为我省首次出台的全面系统部署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的政策文件,明确了到2022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多项改革创新措施,如推动企业在科研公益事业的捐赠予以税前扣除。以理论研究为主的省级基础研究项目人力资源成本费,从原来占项目经费最高40%改为最高可占60%。 《意见》是我省首次出台的全面系统部署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的政策文件,共10部分33条意见,改革创新的特点尤其突出。例如:充分赋予省实验室研究方向选择、科研立项、技术路线调整、人才引进培养、职称评审、科研成果处置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和企业与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建立省市、省企联合基金,推动科研方面公益事业捐赠依法依规税前扣除。 《意见》体现对人才培养的重视。针对我省顶尖科研人才及团队比较匮乏的问题,其提出采取长周期持续滚动支持方式,建设高水平研究团队;加速中青年人才集聚和培养,加强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帽子”、唯奖项倾向,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的人才评价方式。 《意见》体现开放合作的格局。其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及构建国际开放合作的新形势,提出对标国际最先进的水平,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推进建设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推动粤港澳创新要素互联互通;强化与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合作;推进大科学装置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等。 亮点一览 1 到2022年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发展目标 ——基本建立起基础科学研究新体系,基本形成开放合作新格局。支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省市财政资金、企业资金和社会资本均显著增长,建成若干重要领域高水平科研机构。 ——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达到8.5%以上,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额跻身全国前三位。 ——启动建设省实验室10个左右,新增建设大科学装置3个左右、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个以上。 ——全省基础研究人员数达到6万人以上,占研发人员数的比例达到7.5%以上。 2 积极打造高水平研究平台 推进再生医学与健康、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省实验室建设,适时启动化工、海洋、环境、能源、农业等领域省实验室建设。以承建市先行投入结合省财政后奖补方式,支持珠三角地区建设省实验室。以省市共同投入方式,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布局建设省实验室。充分赋予省实验室研究方向选择、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 3 推动企业参与基础研究 向企业开放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申报渠道,引导大中型骨干企业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企业研究院和企业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建立跨区域、跨国界的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建设海外研发机构。 鼓励企业以科研众筹众包、揭榜挂帅等方式,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支柱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引导科学家、企业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投资人早期对接,运用“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加速原始创新成果孵化和前沿技术储备。 4 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 建立粤港澳科研协作机制,支持省内院校聘用港澳研究人才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鼓励粤港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共建杰出青年人才培养基地。 重点支持粤港澳学者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建设粤港澳联合实验室,鼓励港澳参与省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共同争取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落户粤港澳大湾区。 推动粤港澳创新要素互联互通,畅通资金跨境拨付渠道,推动科研经费跨境便利使用。 5 增加省市财政有关的资金投入 提高省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重,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实施和平台设施建设。鼓励广州、深圳率先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充分发挥示范引擎作用。建立引导和帮扶机制,加大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省级财政保障。支持有条件的地市与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建立省市联合基金。 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将企业用于资助科研的公益事业捐赠视同研发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建立省企联合基金,联合资助方可给予基金冠名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