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支付新规 何以被误读

 
日期:2015-08-11 10:17   点击数:1902   来源:解放日报   共有条评论
分享到
 

  ■杨群

  最近,关于人民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议论持久不见降温。这是因为网络支付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央行管住‘剁手党’,每天只给五千元‘买买买’”之类调侃不绝于耳,但事实上这是对政策的曲解。

  何以造成误读?当然有一些网络自媒体囫囵吞枣、个别互联网企业误导、部分受众断章取义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也该反思互联网金融时代,政策发布和解释方式如何“升级迭代”。《办法》公布后,市场内最集中的误读,主要围绕支付账户年累计金额不超过20万元和单日累计金额不超过5000元的相关条款,结果被“演绎”成了央行要对网络消费设上限。这可把网购族急坏了,口诛笔伐汹涌而来。

  为此,央行以答记者问形式进行解释,新规仅规范个人客户使用支付账户“余额”付款的交易,超出年度和单日付款限额的,可用自己银行卡(银行账户)完成付款,且无额度限制。

  不少业内人士则感慨:很简单、不复杂的事情竟被歪曲至此。其实,非理性恰是网络人群的一个特征。进行政策的普及,首要前提是直面这样的对象特征。如果不能用公众特别是网络人群熟悉的话语体系进行解释,有如“鸡同鸭讲”。比如说“支付宝”、“快钱”,人们不会陌生,但却不清楚“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这样的专业词汇。又比如对不同安全级别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分别设置单日累计金额不超过5000元、1000元的支付限额,在条款的原文中表述非常严谨,但书面语言很难为普通人简单阅读并准确理解。

  还有,此次《办法》全文8000余字,“有关条款释义”也有1.4万余字,详尽缜密,殊不知网络上碎片化、快速化阅读习惯,早已不喜欢冗长的深度解释,更易被“眼球党”、“标题党”牵着鼻子走。金融政策的“法言法语”本身是严谨的,但准备的释义就应该相对简明、平易近人些。而且,针对市场内可能引发的议论,也可提前通过多种渠道,用通俗语言结合专业视角的解读,堵住误读和曲解。

  一个并不复杂的政策引发误读,不得不引起反思:互联网“扁平化”、“去中心化”等特征改变着金融业的生态。参与金融的门槛降低,金融业的复杂性却在提升,这也倒逼金融管理模式革变。互联网提升金融的效率,同时也加快了各种误读传播的速度,让人们“读懂政策”,已经变得与“制定政策”同样重要。

  重大金融政策出台,一份问答式的解释是标配,但如果能做到更通俗易懂,多用一些与公众贴近的实际操作例子来说明,多通过一些互联网时代人群最密集的渠道进行沟通,这大概也算是一种互联网思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