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加速各类技能大赛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人才“破格”技能“破圈”教育“破题”
“好在当初选择学技能,现在让我既能体会实现梦想的快乐,又获得了很好的工作机会。”临近岁末,20岁的揭阳小伙钟清闲还在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忙碌。去年底,他获得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室内装饰设计项目冠军后被该公司相中,公司破例录用他为技术员,参与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进度把控等,还负责一部分的科研项目。 不仅是钟清闲,近年来一批批广东技能学子通过各类技能大赛平台找到成才圆梦的机会。有人成为最年轻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人被破例授予高级职称留校任教,有人被龙头企业破格录取……而这些“新工匠”投身社会的精彩背后,是广东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的成功破题。 自2011年广东参加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起,十年间广东加快构建以世赛为龙头、国赛为主体、省赛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不断开展竞赛成果转化、标准优化、推广运用等工作,不仅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代练的火热氛围和人才培养体系,还带动形成劳动光荣、技能成才的社会风尚,加快打造高技能人才大军,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作出广东贡献。 打破职业“天花板”▶▷ 百万年薪破格录取 “夺冠后第二天就接到国企电话,说想邀请我去他们公司工作。”钟清闲介绍,以前该企业只招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学生,入编后起薪超万元。“现在不仅愿意录取我,还给我破格申请了普通实习生两倍的实习工资。”他开心地说。 而刚满18岁、同样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上夺冠的物联网技术项目选手刘思雨,更是直接收到了新大陆科技集团抛出的百万年薪邀约,成功签订就业意向协议。 “这类技能人才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操技能,我们愿意破格开出百万年薪!”该公司人才生态发展中心副总经理邓立在技能人才和企业专题对接会上说。当天,17家企业当场与29名选手签订了就业意向协议。 同样接到企业高薪“绣球”的还有在2019喀山未来技能大赛无人机操作专项赛中夺得银牌的梁振纬。“还没毕业就被广州迪飞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提前预订,让我入职研发部任研发工程师。科技研发很需要技术和操作能力强的人,在我们团队中,我这个技校生感觉一点不比本科生、研究生差。”梁振纬笑着说。 “如果没有优秀的专业技能做支撑、没有大型技能比赛的惊艳成绩做背书,作为一个高中肄业生,有多少公司会看重我,还愿意以研究生的薪资待遇破格聘用我?”曾经参加过世赛选拔赛的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毕业生陈衍一语道破技能人才受欢迎背后的原因。 “现在我在深圳前海从事移动机器人设计和研发工作,每个月工资差不多3万元。”他表示,学技路上的优异表现让他突破所谓的学历限制,找到了以前不曾想过的好工作,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路,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大国工匠”破圈▶▷ 精神认同和物质奖励并重 “国家和省市对我们技能青年的礼遇很多,感觉特别受尊重,这也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更加坚定走这条路。”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冠军许思路表示,近年来通过各类比赛和宣传,技能人才不再只在专业领域被知晓,也赢得了更广泛大众、更宽阔领域的接纳。 对于这一点,新晋全国冠军、刚刚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拿下数控车项目金牌的吴伟康也深有体会:“以前想都不敢想,我将获得副高职称,并以员工编制的待遇入职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前段时间我们还在特制印泥上按下自己的手印,手印被广州市国家档案馆永久收藏。”他表示,这样全方位的鼓励举措将激发更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做“大国工匠”,形成尊重技能人才、重视技能培养的积极氛围。 “不仅有精神上的认同,也有真金白银的奖励。”来自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的罗丽萍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拿下商品展示项目银牌。“比赛结束后,中央和省里分别奖励了我18万元和30万元奖金,这笔资金不仅改善了我的家庭经济环境,也是我事业起步的启动资金。我还有幸获得了广东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对我之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这位来自贫困家庭、年轻有为的前国手说。如今,罗丽萍留校成为一名教师,立志帮助更多年轻人通过技能脱贫成才。 和她做出同样选择的,还有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张志坤、张志斌两兄弟。他们分别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塑料模具工程项目摘得世界冠军,被称为闪耀在“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竞技场上的中国“双子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最年轻专家。 “我们的切身经历告诉大家,考大学并不是唯一出路,学好技能当一名优秀的技工一样也是成才。”张志坤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中国制造的未来需要更多的技能人才,我们愿意做播撒技能成才‘火种’的人。” 有力支撑▶▷ 技工教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们坚持对标世赛标准,把大赛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和技能培训中。目前,广东技能人才共计133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43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比重达33.3%,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国赛、省赛皆对标国赛,以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为例,所有86个项目均服务于实体经济,覆盖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的70%,为我国技能人才培养树立了“风向标”。 同时,广东对接世赛标准,参与开发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不断开发新职业、新标准。“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充分衔接新基建,包含工业4.0、移动机器人、汽车智能化、光电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世赛项目标准转化可开发国家层面的新职业,推动企业的劳动组织与技术方式变革。”该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广东还积极推进全省技工院校对接世赛标准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将世赛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我们正努力将竞赛标准向教学标准转化,将竞赛课题向实训课题转化,将竞赛训练方式向教学实训方式转化,将竞赛场地向实训场地转化,将单一型教师向‘工匠型’教师转化。”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冯为远说。 他还表示:“坚持产教融合,是培养一流技能人才的关键。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了8个校企双职示范园,与超过2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努力让广东技工和广东制造共成长。” 此外,广东还借助各种技能大赛推动就业创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其中,充分借鉴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的经验,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产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等多项活动,广泛提高劳动者素质。2020年,广东开展“粤菜师傅”培训7.1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20万人;开展“南粤家政”培训33.86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51万人;“广东技工”队伍不断壮大,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
更多>>推荐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