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医学人才培养高地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全省到2025年建设一批新的医学相关专业,打造一批名师优课,建成一批高水平医学院和实践示范基地,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医学教育创新人才;到2030年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医学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高地,推动广东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适度扩大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 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面对疫情的新挑战,我国医学教育仍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须优化的问题。针对广东的实际情况,《方案》要求进一步优化医学教育结构布局。 其中,广东将逐步缩减中职层次农村医学、中医专业初中毕业生招生规模,逐步转为在岗乡村医生能力和学历提升教育。鼓励发展卫生健康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护理等健康服务相关专业,并稳步发展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 同时,适度扩大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新增招生计划优先用于医学紧缺专业招生,并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支持力度,提升当地卫生健康类院校办学水平。支持港澳高校在粤合作举办医学教育办学机构,支持设立粤港澳高校联盟医学类专业联盟,加快形成粤港澳人才协同培养、科研协同创新、学科协同发展机制。 不少人在关注,哪些医学专业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呢?《方案》透露,持续扩大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公共卫生专业学位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鼓励开展本硕一体化培养。 新建医学领域省重点实验室和临床研究中心 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需要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平台。《方案》提出,广东医学院校将实现分类发展,以强化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 其中,研究型医学院校将瞄准世界生物医学科技和医学教育前沿,建设一批具有广东特色、全国领先的学科和科研平台,培养一批拔尖医学教育创新人才及医学教育师资人才;应用型医学院校应瞄准区域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培养一批应用型医学卫生人才。尤其是在医学领域新建一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临床研究中心。 依托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广东将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公共卫生国际化人才培育。鼓励医学院校增设公共卫生相关专业,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强化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同时建设一批高水平中医药学院,深化中医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与中医药强省相匹配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集中全省中医药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中医药专业。将中医药经典融入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强化学生中医思维培养。 《方案》还提出,今年起全省各医学院校成立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加快培养“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防治结合型全科医学人才。持续开展订单式定向培养医学生计划,提升定向医学生培养质量,着力提高就业水平。 探索“医学+X”复合型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融合逐渐形成一批交叉学科。广东将面向医学学科发展新趋势,探索“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方案》明确,开展医学院校与高水平理工科院校联合举办“医学+X”专业试点,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与医学结合,形成与理、工、文等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医科专业群,鼓励建设大健康产业学院。推进基础与临床融通的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八年制医学专业毕业生进入博士后流动站。 同时,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医学专业,鼓励高水平医学院校试点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改革。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医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一批高职医药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400门左右医学类省级线上线下一流课程,建设临床医学、中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学等教学案例共享资源库。 高校附属医院还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广东将发挥省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教育、卫生健康、中医药部门医教协同,加强和规范高校附属医院管理,建设一批高水平临床医学院。统筹区县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医学类高职院校附属医院建设。 《方案》还明确,进一步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全面加强住院医师医德医风、基础理论、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统筹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和住院医师培养规模,加大全科等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力度。 |
更多>>推荐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