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纵深推进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十九大报告时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十九大报告用较大篇幅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论述,并强调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必将推动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成为金融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新动能。 长期以来,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不足突出表现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特别是近几年受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有所下降,增加了实体企业的融资难度。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金融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为抓手,连接供求、组织资源,在修复国内经济失衡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实体经济的新需求、新动能不断涌现,需要通过金融业务的创新提供更为灵活多样的服务,我国金融体系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改革以顺应经济转型大潮。 过去5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充分彰显了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推动金融机构基于科创企业成长周期前移金融服务,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有效增加科创企业金融供给总量,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探索推动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发展。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金融无疑是关键一环。提升金融业服务“三农”水平,需要加快金融改革,使金融制度和政策向广大农村基层倾斜,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十九大报告中27次提及“开放”,并明确表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为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我国金融业也需要继续打造开放高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铺开,金融机构与“走出去”企业一同国际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伴随发生的国际结算以及全球现金管理等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将更加凸显,我国金融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海外网点布局,完善全球服务网络,提高国内金融市场对境外机构的开放水平。 金融和实体经济从来都是共生共荣的关系。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通畅,实体经济才会活力四射;实体经济根深蒂固,金融就会枝繁叶茂。十九大报告描绘出一幅催人奋进的宏伟蓝图,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必将成为金融业发展壮大的新机遇、新动能;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金融业也必将实现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
更多>>推荐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