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助力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升级

 
日期:2025-10-27 05:56   点击数:28   来源:   共有条评论
分享到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工程院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旨在深入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实施方案》指出,服务型制造是推动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自2016年以来,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指导性文件,服务型制造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在关键技术、标准体系和模式应用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此次出台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三年(2025—2028年)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


按照《实施方案》,到2028年,服务型制造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文件提出要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推动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广泛普及,形成制造与服务全方位、深层次融合发展的格局,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服务型制造体系奠定基础。


《实施方案》部署了七项主要任务和三项专项行动:


一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与模式创新,推动共性技术清单发布与应用;
二是培育壮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科技服务业、工业设计、信息软件、知识产权服务等;
三是分类推进服务型制造模式推广应用,加快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典型模式升级;
四是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统一融合、先进适用的标准体系;
五是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培育龙头企业和转型方案提供商;
六是打造创新发展高地,支持产业园区和集群先行先试;
七是夯实发展底座,推进“5G 工业互联网”、算力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融合应用。


与此同时,《实施方案》还提出三项专项行动——共享制造培育提升行动、服务型制造品牌提升行动和融合应用场景创新示范行动,旨在推动典型模式、品牌建设和应用场景创新协同发展。


在保障措施方面,《实施方案》强调要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公共服务、壮大人才队伍、推进国际合作,通过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为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此次《实施方案》的出台,将为制造业企业深化服务化转型、提升创新能力、拓展价值空间提供明确方向和政策支撑,对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上一篇】【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Warning: count(): Parameter must be an array or an object that implements Countable in /www/wwwroot/Foshanjk/foshanjkSEC/home/view/article.php on line 54
无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