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打造开放型经济体制先行区港企注册资本近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率超200% 深圳前海:打造开放型经济体制先行区
短短几年,从一片滩涂上起步的前海实现跨越式发展, 每平方公里产出超百亿元,经济总量在千亿能级持续提升。 南方日报 摄 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38周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也迎来自己的8岁生日。 作为而立之年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起点,前海在深港合作、金融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服务业开放等领域形成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体系,并先后承载多项国家重要使命。 一张白纸绘最美最好蓝图。短短几年,从一片滩涂上起步的前海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每平方公里产出超百亿元,经济总量在千亿能级持续提升。 目前,前海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自有统计数据以来,前海税收以年均增长率170%的速度倍增;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率超过200%,其中实际利用港资年均增长率达到20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达到84%。 “前海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打造开放型经济体制先行区;以深港合作为关键,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示范区;以‘双自联动’为动力,加快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以‘精耕细作、精雕细琢’为标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城市新中心;以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路径,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说。 世界500强设立企业总量达344家 时至今日,前海管理局产业促进处处长张锋还记得2010年刚到前海时看到的情景,“园区里到处是烂泥塘,现在的桂湾、前湾还没有一栋像样的建筑,连前海管理局都是租用外面的办公室”。 而8年后,张锋时常在园区里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卓越金融中心、前海深港创新中心等一批前海重大项目前,对外介绍前海最新的开发开放成果。 持续开展自贸新城建设“大会战”,全面推进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设。截至今年8月份,前海合作区累计开工总建筑面积735万平方米。其中,建成并交付使用92栋,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不含已建成的45栋1.5级开发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建筑35栋,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目前前海在建项目约80个。 在滩涂上建新城不易,但“如何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进行创新制度设计”则更难。 今年3月起,在前海工作已三年的港籍工程师李志健不用再请假办理《台港澳人员就业证》,因为前海率先打破了在我国实施了24年之久的“台港澳人员内地就业实行就业许可制度”。近期,国务院宣布将这一便利扩大到了全国,而这并不是前海制度创新成果第一次在全国复制推广。 截至目前,前海已累计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跨境金融、事中事后监管、法治建设、人才管理改革和体制机制等七大板块创新出364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复制推广25项,在广东省复制推广62项,深圳市复制推广79项。 前海以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谋划区域开发开放,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创新体系,对标国际,形成了一批深具前海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驱动前海爆发式、跨越式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前海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2030.26亿元,同比增长43.4%;实现税收收入344.98亿元,同比增长28.2%;实际利用外资44.48亿美元,占全市的60.09%。 今年1—6月,新增注册企业11878家,新增注册资本4151.23亿元,包括世界500强新增设立企业25家、总量达到344家,内地上市公司新增投资设立企业21家、总量达到628家,纳税千万元企业总数达到250家。已基本形成产业结构优化、高端要素集聚、经济活跃度高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累计入区注册港企已近9000家 “尽管实习结束,但我发现前海机遇多,将来很有可能再次到这里发展或创业。”8月24日,在前海梦工场实习的香港树仁大学港籍学生陈广照觉得此行收获良多,“很有成就感”。 陈广照只是众多香港实习生中的一员,自开放学生交流活动以来,前海已为香港大学生提供1500个实习岗位,接待近2万名香港学生前来交流学习。而前海梦工场则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304个,其中港澳团队158个,超半数项目成功拿到了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4亿元人民币。 目前,前海正在研究制定《前海深港合作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拟出台《支持香港青年在前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探索与香港合作建设粤港青年创业区。 在更大范围内,前海为港商港企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物理空间上,前海明确1/3空间面向港企出让,已累计面向港企出让土地15宗,面积34.08公顷,占比47.4%,建筑面积约256.9万平方米,占比48.8%。 在营商环境上,前海不断完善区内法律机构和平台,不仅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落户前海,还挂牌成立前海法院、前海检察院、深圳国际仲裁院,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深圳金融法庭和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相继在这里揭牌。 “全国11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有7家落户在前海,前海法院构建司法、仲裁、调解三位一体的商事争议多元解决体系,首创适用香港法律审结经济纠纷案件,实现前海适用香港法律的重大突破,为很多港企称道。”前海香港商会首席会长林新强是最早入驻前海的港企代表之一,他对前海的变化,尤其是前海法治示范区的建设感到“很满意”。 在产业合作上,前海则以深港创新城为载体,打造港资企业集聚区和转型升级引领区,汇聚汇丰集团、东亚银行、港交所、嘉里集团、周大福、新世界、九龙仓等一大批知名港企。 据笔者了解,2017年,前海注册港企增加值486亿元,占比23.9%;纳税91.87亿元,占比26.6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24亿元,占比37.43%;实际利用港资43.30亿美元,占比97.36%。截至今年6月,累计注册港企8938家,注册资本9129.74亿元,港企作为前海经济支柱的作用日益显现。 在全国率先实现金融创新“五个跨境” “金融”是前海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国务院批复前海的22条政策中,金融方面着墨最多,超过1/3。而“跨境”和“创新”正是前海金融业的主要特征。 近年来,在国务院和各国家部委出台支持前海金融创新72条政策的基础上,前海已率先在全国推动实现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资产转让、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和跨境双向资金池“五个跨境”。 去年年底国内首家港资控股证券公司汇丰前海、东亚前海获批开业,加上已经落户的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恒生前海基金公司、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CEPA框架下金融业对港澳地区开放措施在前海也全面落地。 数据显示,前海持牌金融机构已达228家;从2013—2017年间,前海注册金融类企业增加值增长了27倍,增至711亿元;税收收入增长到134.64亿元,增长了50倍。 今年5月,国务院下发《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其中特别提出前海要探索开展金融综合监管试点,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实施以合作监管与协调监管为支撑的综合监管。 事实上,前海近年来已从体制、监管、技术和排查四个维度,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风险防控模式。包括与深圳市金融办、市监委、地税、社保、公安和“一行三局”建立协同和监管工作机制,重视源头治理。 前海与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开展合作,依托其服务“一行三会”的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对前海金融风险开展综合评估,上线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前海监控系统;深化监管合作,与深圳证监局合作,启动前海私募基金信息服务平台二期开发;并优化公共信用平台,运用科技手段,加强监测预警。 |
更多>>推荐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