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金融新动向

 
日期:2017-03-31 09:25   点击数:1835   来源:科技金融   共有条评论
分享到
 

“没想到中国科技金融行业已经进入技术输出时代。“多位美国科技金融机构负责人感慨说。

 

近日举行的朗迪互金纽约峰会,俨然成为中国科技金融机构展示技术输出实力的舞台。点融网和富士康旗下金融平台富金通宣布推出“Chained Finance”区块链金融平台,并计划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企业“输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新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宜人贷则发布科技能力共享平台(简称YEP共享平台),准备向国内网贷平台输出金融数据分析、反欺诈和线上客户获取等服务,帮助他们完善信用评估、风险控制和精准获客等业务水准。

 

一系列的技术输出,也让不少美国科技金融机构颇为好奇——风控、获客、信用评估一直视为科技金融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如今中国科技金融机构公开这些核心竞争力,究竟意欲何为?

 

多位国内科技金融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中国科技金融处于蓝海市场——约3亿-4亿人还没有得到普惠金融服务,技术输出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让网贷平台借鸡下蛋——通过向其他平台输出技术,在最短时间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与业务增速,分享产业发展的成果。

 

“不过,很多国内科技金融机构之所以选择在美国发布技术输出成果,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与美国同行开展更多技术合作分享。”他们直言,其实中国科技金融机构所输出的不少风控反欺诈技术源自美国风控模型,由此形成了中美之间科技金融产业的新互动关系——越来越多中国科技金融机构将美国前沿技术拿到中国市场应用,并通过技术输出检验其市场效果,反过来帮助美国科技金融创新技术找到孵化方向与商业化操作模式。

 

风控技术输出的“算盘”

 

在宜人贷CEO方以涵看来, YEP共享平台的最大功能,就是帮助其他网贷平台进一步完善模型开发和数据分析能力,最终生成更全面专业有效的信贷决策引擎,进而降低运营风险。

 

这令不少与会的美国科技金融机构感到不可思议。

 

一位美国科技金融机构负责人坦言,在美国,风控模型与数据分析成果一直被视为科技金融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谁都不愿公开自己的竞争法宝,而中国科技金融平台反其道而行,无形间等于放弃自己的竞争优势。

 

“中国科技金融平台布局技术输出,有着自己的算盘。”多位国内科技金融机构负责人向记者分析说,名义上,技术输出有助于帮助其他平台解决获客成本高、风控成本高、欺诈事件多、客户体验差等“痛点”,但其实它也给这些布局技术输出的平台带来全新业务增长动力——比如实现更多的客户导流,以及欺诈借款人黑名单的扩充共享,因此平台获得更大的业务增速潜力,以及更完善的反欺诈风控数据。

 

记者注意到,正是YEP共享平台的面世,让宜人贷有底气提出在2020年实现千亿借款交易额的目标。

 

在部分美国科技金融机构负责人看来,技术输出某种程度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输出的风控能力不够强,反而会令其他平台经营风险骤增。毕竟,宜人贷最新发布的四季度财报显示,当季A、B、C、D借款占当期促成借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3%、3.2%、4.7%和87.8%,这意味着,信用评级最低的借款人(D级贷款)占比同比又增加10个百分点左右,由此将会引发更高坏账率隐患。

 

这份财报数据也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宜人贷2015年促成的A、B、C、D借款的累计净坏账率分别为5.1%、6.6%、8.2%和6.7%,较去年9月30日4.6%、5.3%、6.7%和5.2%的数值的确有所提高。

 

方以涵对此表示,阶段性坏账率的提高,并不会影响YEP共享平台的技术输出效果。目前宜人贷已经通过促成借款总额的增长,以及对线下渠道借款需求进行更有效的风险管理,进一步降低坏账率。截至2016年12月底,宜人贷逾期15-89天借款占比为1.7%,较去年三季度降低了0.2个百分点。

 

记者从多位国内科技金融平台负责人处了解到,其实美国同行对国内科技金融平台技术输出的认知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当前不少国内科技金融平台主要输出的是获客渠道、反欺诈、服务体验等环节的技术支持,旨在解决获客成本偏高与欺诈风险(这也是国内网贷行业最大的坏账来源),进而推动行业良性发展,至于借款人信用风险的管理,依然需要依靠各个平台自身的运营能力。

 

记者发现,相比科技金融平台之间的技术输出,美国科技金融机构更为惊讶的是,当美国同行不得不依赖当地银行拓展贷款业务时,中国科技金融机构却开始向银行机构输出消费金融风控技术,形成新的业务关系。

 

飞贷金融科技首席风控官周立勇告诉记者,在朗迪纽约峰会期间他被美国同行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飞贷平台如何通过手机APP贷款一端连接银行,一端连接借款人,进而实现最高贷款额最高30万元的借款服务,且不良率低于同业。

 

“不少美国同行对此难以理解,因为手机APP贷款看不到借款人,坏账风险理应不低,为何银行就愿意使用我们的风控模型给借款人提供大额借款。”他告诉记者。其实要向银行输出风控技术,难度并不低。通常国内银行要求网贷机构必须拥有多年的网络信贷数据积累,了解不同经济发展周期网贷领域不同的坏账发生趋势并拥有相应的风控措施。

 

为此飞贷开创了一整套基于移动互联网个人放贷的风控体系,其中包括欺诈防范和侦测,即通过刷脸等黑科技精准识别用户资料真伪并拦截欺诈;其次是通过大数据来构建新的信用评估体系;最后就是搭建借款人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根据借款人日常金融交易与吃喝玩乐等日常生活行为,动态评估借款人信用并及早采取风控措施。

 

“其中不少风控技术来自美国最新的科技金融技术,通过调整部分模型参数在中国市场得到不错的应用。”他介绍说,当前飞贷APP用户突破500万,授信额度超300亿元人民币,日放款峰值破1亿元人民币,平均贷款额为6万元,借款资金基本来自银行金融机构。

 

在他看来,国内科技金融机构风控技术之所以能输出给银行机构,关键在于利用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改变了银行原有的个人消费贷款风控评估体系——以往国内银行评估借款人能否贷款的最大依据,是看他提供的抵押物,以及工作收入状况(但这有时也会造假带来坏账风险),而国内科技金融提供的,则是另一套全新的风控技术,比如将借款人日常生活与其他消费行为纳入整个风控模型,让银行能多维度全方位评估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但是,美国已经建立了很全面的个人信用档案记录,银行可以直接调取借款人信用记录评估是否给予借款,自然对科技金融机构这些风控技术的兴趣较低。而中国金融市场缺乏对个人信用的梳理评估,则给中国科技金融机构实现技术输出提供了良好条件。”周立勇直言。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输出征途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围绕P2P网贷业务提供技术输出,部分国内科技金融机构则另辟蹊径寻找新蓝海市场。

 

在朗迪纽约峰会间隙,点融网正式推出了“Chained Finance”区块链金融平台,这也是中国首次尝试借助区块链技术解决供应链金融操作难题。

 

点融网首席运营官罗龙翔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透露,Chained Finance的面世,其实是机缘巧合。当时点融网和富士康旗下金融平台富金通拥有一个共同的企业客户,它为苹果手机生产连接手机屏幕与主板之间的连接线,由于企业规模不大,导致它在传统金融机构难以得到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于是点融网和富金通开始考虑能否通过技术改变融资难问题,最终开发了这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平台。目前,Chained Finance系统测试运用约7个月,发放贷款额超过4500万元。

 

在他看来,4500万元放款额只是起点,未来Chained Finance将向银行、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开放,切入国内年均26万亿元的应收账款市场。

 

“在金融服务趋于同质化的时代,未来科技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比拼,将会回归到科技金融的本质——利用科技驱动业务模式创新,弥补传统金融难以涉足的盲点痛点。”罗龙翔直言。区块链技术对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最大颠覆性变革,就在于它能够快速安全地记录产业链所有企业之间的每一笔资金往来交易,并对其真实性进行自动验证(相应记录不可篡改),让产业链上所有大型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整个产业链全部交易信息与资金往来付款记录,由此产业链上的每家企业都将获得合理的信用与授信,随时可以根据这些交易信息获得快速融资。

 

在他看来,这将对传统供应链金融操作模式带来三大改变,一是改变传统供应链金融只服务15%大型供货商的做法,让剩余85%中小型供货商都能得到融资服务;二是改变传统供应链金融信息不对称的局限性,任何一家中小供货商需要紧急融资时,区块链技术都能及时提供过去资金往来记录,给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融资风险定价依据;三是改变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环节必须提供担保的做法,让中小供货商仅仅凭借以往交易记录就能获得贷款,不用再看核心企业是否提供担保的脸色。

 

“不过,ChainedFinance要真正实现较大范围的技术输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罗龙翔直言,目前不少企业对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还心存顾虑——比如区块链技术能否实现核心企业的去担保化、以往付款交易记录能否被金融机构作为给予贷款的关键依据,他们心里还没底。

 

“我们打算再投入3000万-4000万美元完善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逐步吸引更多汽车、电子设备、纺织行业企业参与,因为这些行业核心企业规模较大,中小型供应商高度分散,整个供应链融资存在诸多信息不对称问题。”他坦言。但令他意外的是,相比国内部分企业心存顾虑,美国不少科技金融机构却对此兴趣盎然。究其原因,美国不少区块链技术应用还在停留在实验室论证阶段,但中国却开始普及应用了,他们希望能获得更多Chained Finance的市场运作经验,为区块链技术在美国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提供借鉴。

 

“其实,中美金融环境还是存在不少差异,某种程度决定了区块链在中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不同发展处境。”罗龙翔分析说,美国供应链金融服务拥有相当高的信息透明度,区块链金融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作用自然不高;反观中国,大量金融业务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传统接金融业务只能依赖抵押、担保控制风险,无形间给区块链技术在中国落地提供了发展空间——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帮助信贷流程实现去担保化、去抵押化,由此彻底改变传统金融业务操作生态,创造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