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靠谱吗?广东团队给出了答案南方网讯 (全媒体记者/黄锦辉 通讯员/魏春福 邰梦云 蔡炽聪)10日,笔者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获悉,该院何明光教授团队与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研究者合作,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筛查系统放在当地白人、土著人、马来人3个流行病学调查人群中完成了真实筛查情景中的准确性验证,准确率达95%以上。这一研究成果的科学论文发表在糖尿病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Diabetes Care》,引发了学术界关注。 在我国,每10个人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会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等并发症,这是中老年人视力丧失的重要元凶之一。 早诊早治是预防糖网致盲的唯一途径。国内外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Ⅱ型糖尿病的病人每1至2年应检查一次眼底。但在我国,由于眼科医生数量不足、患者数量庞大等问题,眼底检查工程一直难以开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此前,国内外有不少研究团队都在研发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工智能系统,但一直未能在真实的筛查场景中进行准确性评价。 近年来,何明光团队和人工智能团队合作,以英国糖尿病筛查体系为标准,对7万张眼底彩照进行中心化的标准分级,构建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智能分级系统。该智能系统不仅实现了眼底拍照和人工智能判读的全自动化,而且能即时识别图像质量和给出报告分级结果,病人只需几分钟就能拿到一份人工智能诊断报告。 更重要的是,何明光和澳大利亚、新加坡的学者合作,在当地的白人、土著人、马来人3个流行病学调查人群中开展影像样本验证,模拟了真实筛查条件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情况,证明了在不同眼底照相机、不同色素特征的人群中,人工智能系统的准确率仍可达95%以上。 何明光表示,人工智能筛查系统还能诊断青光眼、黄斑变性和重度白内障等疾病。未来,他们将开发能对因果关系进行推理的人工智能系统,帮助医生分析患者究竟是进展型还是稳定型的视网膜病变,并提供相对应的治疗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