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高空“五线谱”——浙江余杭供电公司“高空带电作业班”的创新故事

 
日期:2014-08-11 10:17   点击数:2858   来源:科技日报   共有条评论
分享到
 

    外面带电干活,家里还不停电。这是发生在浙江余杭良渚镇的一幕,而这项作业的始作俑者就是国网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高空带电作业班。

    主管余杭区所有10千伏线路带电作业,该区唯一具有带电作业资质的班组,全年工作量近千票……正是他们谱写了优美的高空“五线谱”,让百姓在夏日里多了一些“清凉”,冬日里增添了一些“温暖”,让工厂多了一份“放心”。

    小班组有大能量:减少停电4.5个小时

    2013年7月3日凌晨,临平新丰农居点火车站区块的变压器旁传来一声巨响,顿时大半个小区停电,而该农居点内的出租房多达1200多户。

    一边是因超负荷用电带来的小区变压器、基建线路损坏,一边是炎炎烈日炙晒的民居房,带电作业班愣是实现了“鱼肉和熊掌兼得”,没有停一分钟电就抢修完毕。

    这一切都源自高空带电作业班近4年来上千次的实践,为了不影响群众用电,余杭供电公司先后投入100多万元购置先进的带电作业车和防护用品。据不完统计,该班组共计为全区50万客户少停电3个小时,换算成经济账,可以为客户节约3000多万元。

    “2009年3月是我们班的‘首秀’,一次就为余杭经济开发区省下100多万元。”对第一次带电作业的情形,陈玉良和他的班组成员们至今仍记忆犹新。这一年里,该班组完成带电作业近151起,节约时户数超过10000时户,相当于全区所有用户少停电近1小时。

    正是凭着这样的努力,仅2013年,高空带电作业班带电作业量达到了563次,节约时户数107941时户,多供电5254464千瓦时,相当于全区所有用户少停电近4.5个小时。

    小班组有“独门术”:“三练”创造“金点子”

    “大家看仔细了,今天的作业线路为裸导线,相间距离比较近,并且针式瓷瓶上装有圆形避雷器,在对线路进行绝缘遮蔽时保证与地电位(横担)的安全距离……”在公司带电作业交底室,陈玉良正对今天的工作人员讲解注意事项,而这也是该班开展“三练”(练技术、练内务,练点子)之一的“练技术”。

    “现在的配电线路环境复杂多变,线路走向以及线路整体布设情况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提前制定详细的操作方案。”陈玉良告诉记者,为了应付复杂棘手问题,班组每次带电作业前都要开个交底会,一是统一作业标准,推敲出一套完整的操作方案。二是让班组成员都能够有一次“实战”经历,最终目标是培训一群技术能手。

    技术只是一方面,熟练使用装备则是班组成员的“必修课”。特种作业工具各有自己的“专属房间”,而进入房间潜修使用技能则是他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通过面试考核的人才能参与“实操”。

    “这样的面试不仅能提高我们对业务的熟悉情况,还能对其他自己不熟悉的区域或工具增加了解,当然,班组成员间也因此配合相当默契,真可谓是一举三得。”班组成员王井南说。

    久而久之,大家都会自觉地把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总结归纳成“金点子”,并将每一个点子的适用条件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都一一在列。

    “剥皮刀的走向与刀头所在方向相反”“10KV线路,100kva容量电流约为5A”……这些在工作发现的好点子,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技能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

    小班组有“神仙会”;“金点子”也能变发明专利

    重视科技创新是带电作业班能进步如此神速的“要诀”之一。

    “你们还有秘密武器?这种线夹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能使地电位作业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作业风险,应该推广使用……”这是2011年省公司组织的配网带电作业比武中,监考老师对该班组发明的配电线路地电位作业异形线夹的评价。

    这个线夹能够使原来四个操作杆变成两个,并且线夹变成可以独立悬挂结构,能够短时间完成搭接工作,缩短作业时间50%以上。不只这个,我们还发明了“带电导线固定提升器”“配电线路导线固定器”等等,提起班组的发明创造,陈玉良如数家珍。

    带电作业现场勘察最怕的事情是车子不能开进现场,这样由于导线、低压线路数目众多,过于复杂便不能进行绝缘手套法带电作业,往往导致附近的多个用户需要停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带电班自发组织申请学习绝缘操作杆作业法带电作业,并全部顺利通过考核。这种作业就像在高空“绣花”一样,不需要使用带电作业车,由两名作业人员登上15米的电杆,每人手持两个4米长5斤重的操作杆,一个人进行异型线夹的挂设与固定,另外一个做着类似“引线”的工作,让需要搭接的引线通过操作杆穿入线夹内部,再换成另外一人进行线夹紧固,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就是绝缘操作杆作业法带电搭头工作。

    “每一个发明创造,班组成员都有自己的贡献,从图片处理、cad作图,再到表格制作、前期总体策划、产品最终成型,每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陈玉良告诉记者,这种创新方法已经推广到其他班组。

    眼下,正是一年一度的用电高峰期,如果在余杭你看到穿着不透气的绝缘服,用绝缘工具处理大大小小的高空作业人员,那一定是陈玉良和他的高空带电作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