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众创空间“创”劲十足创客,英文原名为Maker,指努力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其活动与成长的主要载体,则为创客空间。我省迄今纳入科技部门统计的众创空间共有140家,服务场地面积超30万平方米,在孵项目和团队超3000个,成为广东创新发展的最鲜活力量之一。
1月7日,2016年广东省科技“四众”(即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在东莞召开。会议提出,要深刻认识“四众”平台建设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互联网 ”新业态下的发展机遇,用众包思维解决科学技术难题,用众创思维开拓创新创业空间,用众筹思维加速科技与金融的广泛融合,用众扶的思维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难题。
此时距离李克强总理2015年1月4日视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刚好过去一年。一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阵创客热潮。截至2015年10月,我省新增众创空间70家,全省众创空间突破150家,位居全国前列。
笔者近日走访穗、深两地10多家众创空间发现,我省众创空间正呈现服务多样化的态势,大批有创意理念和创业理想的青年在这里成长和发展。●南方日报记者 戎飞腾 林亚茗 发自深圳、广州、东莞 通讯员 叶青 实习生 张艳玲
众创空间服务形式多样化
去年9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了推进“四众”平台的建设,令创客空间的概念进一步深化。
在中山大学北门附近的巷子里,有一栋不起眼的楼房,但走进去却别有洞天:拥有350个卡位的大办公间里,上百名青年在用电脑进行工作;小会议室和办公室里也都是举行着各种项目的讨论会。这里是刚刚建立一年多的中大创新谷。
中大创投董事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董事会副主席舒元介绍,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袭来,各式各样的创业孵化器相继建立,但往往只是提供了物理空间。而中大创新谷,针对入驻创业团队大多需要投资和经验的特点,对其进行行业分析和前景指导,提供投融资指导和财务、法律咨询服务,更会联合知名投资机构及天使投资人,共同对创业项目进行辅导、打磨及投资,形成了具有中大创投特色的超级创业打磨团。他说:“我们与创业团队的利益绑在一起,他们发展了,我们才能发展。”
为让更多的创业者能获得有关的创业知识,中大创新谷还举办了云珠沙龙、云珠风暴会以及云珠论坛,邀请行业相关人士与数以千计的青年进行创业经验和产业态势的分析和讨论。
已在海外创业的台湾青年陈昱升,去年初将公司搬到这里,并在1个月后就拿到中大创投领投的数百万元投资。仅仅一年,这家公司已拥有1500名欧美的时尚达人,成为向海外推广中国服饰的时尚电商平台,注册用户为3万多人。
而广州羊城同创汇的腾讯众创空间,则致力于打造创业者的连接器。腾讯众创空间广州负责人李婷介绍,空间针对创业者对人才、融资、辅导、营销和资源的需求,推出定制化的服务,如通过应用宝、腾讯云、广点通、腾讯地图、微信推广等产品和服务,给入驻创业团队提供更多软件上的支持。
位于深圳龙岗天安数码城的智造局则致力于“敏捷制造”。其负责人卢文凯向笔者介绍:“创客团队的产品研发大多是小规模的,如果委托给一般厂家加工,会因为订单数量小,而成本较高、排期较久。”针对深圳龙岗硬件制造较发达的特点,智造局定位为帮助年轻人缩短从创意到产品的时间。他们设置了小型车间,甚至还有工业级别的3D打印机,邀请熟练的工人常驻现场,让创业者“足不出户”就可将创意落地为样品,后端还辅以产业链资源,为小型量产做好准备。
创客潮助传统经济转型
虽然创客空间的成员,只是创意的萌芽、创业的幼苗,但他们有着更新颖的理念和设计,给生产商、地产商和投资人打开广阔的空间,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启示。
位于广州科学城的万科云众创空间,作为万科旗下首个联合办公空间,为创业者和自由职业者提供“拎包入住”的联合办公空间,同时提供全系列的创业服务。负责人介绍:“希望以线下办公产品作为入口,培育开放共融、互通有无的生态型社区,实现‘互联网 ’转型。”
而深圳的中科创客学院的关注项目,主要集中在人机交互、3D打印、机器人、文化创意、智能穿戴、智慧家居等领域,项目团队包括智能睡眠眼罩、梦幻芭蕾灯、擦扫地一体机器人、拇指护士平台等。
众创空间,对实体经济和传统经济也带来了“互联网 ”时代的转型变革。3年前在广州起家的YOU ,初创时仅仅是一个生活社区,但在“大众创业”潮流中敏锐地转为创业孵化器,在广州已发展到7个社区,拥有1500间住宿兼办公的房间。
笔者走访了天河东圃的YOU 青年创业社区,了解到进驻的青年人中50%是创业者,其他是创业链条上的配套人员,如IT、法律、会计、媒体、市场营销等从业者,以构建协同创新创业的生态圈。
潮汕青年王潇威揣着的创业理想来到这里,并且加入YOU BCU的社群,这是一个由YOU 各个社区里已注册公司的成员组成。王潇威找到上百位合伙人,完善了创意设计和营销创新,他将潮汕传统美食牛肉丸推上独具一格的微信平台,一周就销出5万颗。随即,他又在开拓其他更多电商项目。
2015年11月,由省委改革办、省科技厅和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广东省创客发展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创客根据越来越多元化和普及化的个性化需求来生产制造小众商品,势必给制造业带来新的机遇。我省大型科技制造企业如富士康、TCL等,也开始为创客提供生产条件、项目指导和资金支持。
民间创新活力亦有园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让创客与创业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而事实上,创客空间最本原的概念,强调的是创新精神、创意理念和动手能力。
在深圳,如今也有大量纯粹意义的创客空间,深圳DIY社区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该社区负责人但非向笔者介绍,深圳DIY社区是一个服务于工程师交流的公益性质创客空间。
但非是一名中学计算机老师,其他的创始人、管理员也均有本职工作,会员主要为电子、机械等行业工程师。空间开放时间一般为工作日晚上及周末,其运营费用由大家交纳的会费支撑。在这里,笔者见到了3D打印而成的时钟、自动捕捉动作的摄像头。
但非表示,创客有创新和创意,但并不一定都热衷于创业及商业。社区本身不直接介入商业,但也鼓励会员将成果留存在开放平台之上,供有意愿将一些创意转化为创业项目的会员做私人交流。
“在欧美很多家庭会在自家车库设置小车间,孩子们可以动手做各种各样的小实践。而中国的居住环境没法实现这一点,所以我们所搭建的空间,弥补了这一块的欠缺。”深圳南荔工坊的创始人廖丽婷表示。
南荔工坊的会员是邻近的各种人群,其中有把这里当成个人电子工作室的外国自由职业者,也有想做些创意生活摆件的年轻白领,还有课余钻研机器人制造的小学生。该空间除了提供场地、工具等基础服务之外,还有创客教育——寻找答案的能力。廖丽婷说:“我们可以指导孩子的是对于项目的管理能力、思维模式,以及将在圈子内所积累的各类专家资源。”
深圳玩创工房的杜寒冰,其本人也是一位创客,同时又为其他创客提供服务。这类众创空间的创办人希望,创新的火种不管最终是否走向商业化,都能伴随着兴趣与求知延续下去。
(来源:南方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