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最美科技工作者】禅城最美科技工作者黄杨程带领团队以创新技术和稳定质量赢得市场,14年研发产品获授权专利44项,推动佛山LED光电产业科技进步 千盏LED隧道灯10年没坏过一盏禅城最美科技工作者黄杨程带领团队以创新技术和稳定质量赢得市场,14年研发产品获授权专利44项,推动佛山 LED光电产业科技进步 千盏 LED隧道灯10年没坏过一盏
■黄杨程在产品研发上敢于创新,勇于打破传统观念。
开车通过季华五路上的季华隧道,近千盏LED隧道灯24小时不间断工作,照亮了市民回家的路。然而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些灯伴随着季华隧道的开通已经工作近10年了,期间没有更换过一盏。 “季华隧道是我们研发完成的第一个LED隧道灯工程,也是禅城第二条使用LED隧道灯的隧道,这些灯10年都还在正常运作,过硬的质量还是挺让我自豪的。”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星光电”)组件事业部总经理黄杨程说。 自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黄杨程就从上海回到家乡佛山,进入国星光电工作。14年来,凭借专业知识和钻研精神,黄杨程在产品研发上敢于创新,勇于打破传统观念,在生产管理上大力推行技改项目,先后主持、参与科技项目24项,带领团队研发产品获授权专利44项,为佛山LED光电产业的科技进步和公司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才智,近日获评禅城最美科技工作者。 博士毕业进入光电企业研发LED 2005年,黄杨程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顺利毕业,并获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在上海读书生活好几年,黄杨程还是喜欢佛山的生活环境,选择回家乡发展。这时候,因产业升级而急需人才的佛山企业,也纷纷向黄杨程伸出橄榄枝。最终,他选择了企业负责人同是博士的国星光电。 黄杨程回忆,当时,企业刚从国企转制没多久,企业也还只有1个研发中心,主要研发LED封装技术,以及LED其他应用场景的开发。“那时LED也只是应用在一些家电的小型显示器上,就是那种很简单的数字显示。”黄杨程进入企业后,企业就希望他能够主导研发大尺寸液晶背光用LED光条,以及集成控制与显示一体化的多功能LED显示模块,为未来LED的广泛应用作技术储备。 这对于自小就是“学霸”,并在求学生涯中积累了过硬专业知识和丰富研发经验的黄杨程来说,可谓是驾轻就熟。然而,在研发过程中,却碰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因为在企业里,更需要的是生产的稳定性。 “在新产品研发出来后,产品如何能大规模稳定生产,就成为研发的重点。”黄杨程举例说,一般一批产品的不合格率会控制在50pp左右,也就是说工厂每卖100万个产品,允许有50个产品是某些方面的不达标。而一些要求更高的客户则需要企业把出厂的产品不合格率控制在10pp甚至1pp,“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完善大规模生产技术,并加强对产品的检测,尽可能在交货前筛选出不合格产品。”通过参与一次次新产品的创新研发和生产,黄杨程越来越意识到,对于企业来说,稳定的生产工艺和质量,与产品技术的创新同样重要。 产品获中国照明节能产品证书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2019年,国家财政再次加大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力度,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让LED照明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也就在这时候,企业决定进军LED照明领域,于是就找到了在研发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黄杨程,希望他能组建LED照明技术的研发团队,为企业开疆辟土。 从组建团队、搭建架构到招聘相关人员,这都需要黄杨程来主导完成。这边,企业在LED照明领域的“从零开始”;那边,竞争对手都是有着深厚技术基础的老牌照明企业。“当时我们的压力是相当大的。”黄杨程还深深记得自己带领着研发团队,参与第一个LED照明项目投标的情景。 那是一个隧道灯项目。招标书中要求,隧道灯需要在满足国家各项节能标准的基础上,达到每瓦60流明的亮度。 一个月之后就要投标了,打板再加上样品检测起码就需要2周,留给黄杨程团队只有2周的时间。黄杨程带着20多名研发人员,加班加点不计成本,对产品进行研发设计,最后终于赶在限期前把样品和检测报告都准备好,顺利参与投标。 虽然最后黄杨程也没能拿到这个项目,但这次研发经验给整个研发团队都带来了信心,也为之后竞得季华隧道LED隧道灯工程项目,奠定了技术基础。 “季华隧道是我们研发完成的第一个LED隧道灯工程,近千盏LED隧道灯24小时不间断工作,至今已有10年了,都还在正常运作,没有坏过一盏。”黄杨程对自己团队研发的产品的过硬质量十分自豪。 除了新产品研发外,黄杨程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研发一系列获得中国照明节能产品证书认证的产品,“很多项目,尤其是政府的基建项目,都要求产品有这个证书,这个证书就相当于企业进入市场的敲门砖。”黄杨程说。 “早期只有北京上海有国家认证的检测机构,我们要把产品拿到上海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黄杨程解释,要想拿到这个证书,除了节能、亮度等指标要达标外,还要求灯具在连续工作6000小时候后光效依然能保持在较高水平,那就意味着检测需时8个月。在这8个月里,只要灯具熄灭,就会被检测中心退回,企业要重新再申请检测。 “在产品检测这几个月内,我是吃不香睡不稳。”黄杨程笑着说,就像高考完之后等成绩一样,心里总是忐忑不安,“总害怕出现什么问题。”2012年,当黄杨程终于在北京拿到中国照明节能产品证书时,心情非常激动,“当时佛山仅有几家企业获得该证书,那都是老牌照明企业,我们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获得证书,很不容易。” 每月推出2至3个新产品 2014年,黄杨程因为研发能力及管理水平过硬,被企业委任为公司组件事业部研发中心主任,做回LED应用技术研发的老本行。 黄杨程到组件事业部研发中心后,LED应用的市场跟2005年的时候已经大不一样,原来的蓝海现在已经变成竞争激烈的红海,而研发中心的技术更新速度却赶不上市场的变化,也满足不了客户的要求。 当时,研发中心正在研发的一款大尺寸液晶背光用LED光条,但就在产品光均匀性能的问题上卡住了。为此,黄杨程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人脉资源,请来了企业LED照明的研发人员,并请教其他同行企业的研发人员,不到半年时间就解决了这个困扰研发中心大半年的技术问题,给研发团队打了一支强心针。 紧接着,原来一个月都没有推出一个新技术或新产品的研发中心,现在每个月都可以推出2到3个新产品,企业重新把握了主动权,客户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 近年来,黄杨程带领研发团队累创佳绩,更先后开发了智能小尺寸LED背光源和灯驱一体化的MiniLED背光源等系列尖端产品,14年研发新产品获授权专利达44项,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体系,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黄杨程去年也成为组件事业部的总经理。 “创新让企业在竞争中突围,而质量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十几年来黄杨程先后主持、参与多个科技项目,并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佛山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荣誉,他认为在LED领域,未来还有更多的创新,“制造业都往智能化发展,我们未来不但在生产线上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让产品质量更稳定,还将会研发更多智能化新产品。” 文/图 珠江时报记者 曾雪莹 |
|